多媒体数字报 总编辑:宁霞 时报热线 :86885555 注册   登录
星沙时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返回版面

村里的“环保卫士”守护碧水蓝天

长沙县春华镇大鱼塘村保洁队长叶小玲把环保当成一项“事业”来用心经营

  •   长沙县春华镇大鱼塘村保洁队长叶小玲(左)和好伙伴龙银辉一起,用她们的“火眼金睛”寻找户外垃圾。李文婧 摄   长沙县春华镇大鱼塘村保洁队长叶小玲(左)和好伙伴龙银辉一起,用她们的“火眼金睛”寻找户外垃圾。李文婧 摄

      ◎星沙时报记者 李文婧

      本该是含饴弄孙的年纪,但长沙县春华镇大鱼塘村大鱼组56岁的保洁队长叶小玲却没闲着。每天一早,她就骑着电动车,来到自己负责的组上,一手拿着火钳,一手提着编织袋,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用她的“火眼金睛”寻找垃圾。随后,她会将收集来的垃圾进行分拣、二次分拣,打包装袋。几乎每天如此。

      在叶小玲的带领下,大鱼塘村的妇女同胞们成了垃圾分类工作的“主力军”。在叶小玲看来,做好环保,就是她所全心投入的一项“事业”,她要用自己的不懈奋斗守护家乡的碧水蓝天。

      家境殷实“捡垃圾”

      曾遭人讲闲话

      叶小玲当了20多年的妇女队长了,丈夫在外做生意,家境颇为殷实。2012年,村上选聘保洁员时,她成为了其中之一。

      “4人负责38个组的卫生,压力不小。”叶小玲告诉记者,几年前的大鱼塘村,主干道、池塘边、竹林里,陈年垃圾不少。更为关键的是,村民的环保意识并不强,包括她自己在内。

      “我家门口要你搞什么?”“你家又不是没钱用,捡什么垃圾!”起初叶小玲虽有一腔热情,但也怄了不少气,和她一起工作的好姊妹龙银辉也遭遇不少冷言冷语。庆幸的是,她们得到了镇村两级环保战线的鼓励,“做脏和累的事,赚的是干净钱,还有益于子孙后代。”

      叶小玲听了这话,觉得该“争口气”。早上7时30分出发,叶小玲和其他保洁员便边进行公共区域的打扫,边把培训学来的知识一点一点地向村民们宣传。村民家房前屋后有垃圾,她笑脸迎上,一次两次帮忙打扫;村民垃圾混装,她都高高兴兴地从收集车里拿出来帮着分拣。

      变化在潜移默化间展现。“以前全镇13个村卫生评比,我们倒数第二,第二年我们就第六名啦,2016年,我们拿了第一呢!”叶小玲颇自豪地告诉记者。

      自掏腰包建分拣点

      争做环保有心人

      去年3月份,大鱼塘村的垃圾分拣站不够用,叶小玲干脆就自掏腰包一万元,把自家旁边的仓库改成了一个临时分拣点。春华镇生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光去年1至10月份,叶小玲收集的可回收垃圾就达到了13吨。

      记者看到,叶小玲的手不仅布满粗糙的裂纹,还常见横七竖八的伤口。“被划伤是经常的事儿,我们每个人都会买创可贴带在身边。”叶小玲说,总会有碎玻璃碴、烂了的易拉罐、啤酒瓶什么的。

      一次,路边扔了一大块烂玻璃,叶小玲把玻璃放到电动车上准备分类处理,一不小心就把小腿给划伤了,咧着大口子流血,缝了七针。龙银辉心疼她,收了她的车钥匙,没想到,她又在家里进行二次分拣。

      如今,大鱼塘村的田间地头里经常有叶小玲忙碌的身影。除了做清理垃圾,分类垃圾,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和人“打打港”,聊天之余,环保知识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了出去。

      就在和记者说话间,叶小玲指着一户村民房屋的一角骄傲地告诉记者,“看那边的桶子里咯,玻璃瓶、废纸、塑料袋都分类放好了,连瓶盖上的塑料都取了下来,放在塑料那一类里了,这就是环保的成果。”

      记者手记

      一个农村妇女,能把保洁工作当做事业去努力,用自己辛劳的汗水,净化着春华的绿水青山,不愧为“最美乡村美容师”。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不论年龄,不论岗位。春华,涌现了一批像“叶小玲”一样的“橙衣卫士”,他们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守护碧水蓝天。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