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市民都知晓吸烟与呼吸道疾病、肺癌密切相关,但不知道吸烟伤肺的同时也“伤心”。今年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主题为“烟草和心脏病”。昨日,记者从长沙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获悉,长沙县各镇街、社区及医疗机构均开展了无烟日主题活动,鼓励吸烟者戒烟。
香烟换礼物,戒烟门诊量逐月上升
“爷爷,吸烟有害健康,我能用我的棒棒糖换您手上这根烟吗?”昨日早上,湘龙街道中南社区热闹非凡,即使天空下着绵绵细雨,但丝毫影响不了小朋友对劝烟行动的热情。
幼儿园小朋友及家长组成志愿者小分队,走上社区及街头,对吸烟人士进行礼貌劝阻,告知吸烟有害健康。每当市民将烟熄灭在烟灰缸内,小朋友就送上一支棒棒糖表示感谢。
与此同时,在长沙县妇幼保健院前坪,也开展着“香烟换礼物”活动。今年55岁的刘先生参与了活动,用手上的香烟从医务人员手上换了一份礼品,“我有40年的烟龄了,戒了好几次都没成功,你们有什么办法不?”
“有,戒烟门诊了解一下。”在医务人员的指引下,刘先生前往位于县妇幼一楼的戒烟门诊。首次到戒烟门诊就诊者,会被要求完成一份问卷,内容包括吸烟情况、成瘾情况和戒烟意愿等,建立戒烟档案。医务人员再根据问卷完成结果,评估就诊者的尼古丁依赖程度,从而制定个性化戒烟治疗方案,进行行为干预、提供戒烟咨询等。
“如果尼古丁依赖程度低,可以用语言疏导干预;如果依赖程度极高,也可以借助药物来戒烟。药物的原理是作用于尼古丁成瘾通路,主要消除吸烟的渴望。”县妇幼内科兼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钟淑华介绍,来戒烟门诊的通常有三类人:自己想戒、生病不得不戒、为了生二胎,人群以50岁上下的中年人为主,咨询量逐月上升,“但我们并不推荐药物治疗”。
12%的心脏病死亡归因于吸烟和二手烟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多部门发布的2018年世界无烟日核心信息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占死亡人数的40%以上,约12%的心脏病死亡归因于烟草使用和二手烟暴露。
“每点燃一支香烟就意味着向心脑血管疾病迈近一步,这可不是危言耸听。”钟淑华介绍,吸烟已被明确证实是导致冠心病、动脉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重要原因。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冠心病和中风发病及死亡风险就越高。
同时,根据2018年世界无烟日核心信息,35岁以前戒烟,能避免90%吸烟引起的心脏病;59岁以前戒烟,15年内死亡的可能性仅为继续吸烟者的一半;与持续吸烟者相比,戒烟者更少伴有疾病和残疾。
此外,钟淑华还列举一组数据说明戒烟给人体健康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益处:停止吸烟20分钟,心率和血压下降;停止吸烟12小时,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降至正常值;停止吸烟2~12周,循环系统改善,肺功能提高。停止吸烟1~9个月,咳嗽和气短情况减少;戒烟1年,面临的冠心病危险约为吸烟者的一半;戒烟5~15年,发生中风的危险降到不吸烟者的程度;戒烟10年,罹患肺癌的危险降至吸烟者的一半左右,发生口腔、喉、食道、膀胱、宫颈和胰腺癌的危险降低;戒烟15年,发生冠心病的危险等同非吸烟者。
“只要开始戒烟,对身体带来的益处就立竿见影,坚持下去效果会越来越明显。”钟淑华表示,戒烟越早越好,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