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陈妙琼
通讯员 李理
长沙是一座美食之城,各种各样的餐饮店遍布大街小巷,小餐饮食品安全隐患高也一直是人大代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经过长期的集中整治与加强监管,长沙县以前“不那么讲究”的小餐馆,如今“颜值”和“口味”同步提高,还多了几分清洁明亮的“高档”范儿。
“颜值”和安全并存
150家小餐饮将建透明厨房
功夫小吃店是长沙县湘龙街道龙塘小区一家新开的早餐店,店面不大,环境却很干净。走进店内,看不见纸屑、剩菜、蚊蝇,入眼是干净的地面,洁白的墙壁,分开的操作间,洗菜池、消毒区,以及墙上一张张醒目的公示牌,上面注明了环境卫生情况、监督电话等。
“开店前就跟监管所沟通过,应该怎么装怎么改造。”功夫小吃店老板张利介绍,两个月前,小店筹备过程中,长沙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检查时,就告知她现在全县在推行小餐饮透明厨房。顾客吃的是环境也是质量,店面按照监管要求进行改造,环境好了,顾客自然也多了。
今年4月以来,长沙县在已有的300家透明厨房、185家视频厨房的基础上,再落实小餐饮“透明厨房”提质改造工作。目前,已经完成73家小餐饮的改造,其余77家正在改造当中,正准备对第一批次完成的进行验收。
此次提质改造以学校周边、人群比较密集的区域、粉(面)店为重点,对象包括未达到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经营面积小于150平方米的小餐饮门店,全面改造其加工场所和基础条件。
改造内容包括使用透明玻璃或矮墙对后厨和餐厅之间的隔断进行改造或建设,公开后厨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达到厨房透明;使用不同颜色(色标色差)区分管理,健全纱门纱窗等“三防”设施,达到环境整洁;完善油烟处理、原料加工、烹饪设备、食品冷藏等设备,达到设施齐全;配备足量餐具、专门清洗水池、消毒柜及保洁设施,采购使用具有合法资质单位生产的一次性餐具或集中式消毒餐具,达到餐具安全。
态度和方法兼具
重点清查小餐饮服务单位
小餐饮治理和监管是食安创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除了围绕餐饮店铺做规范,更需要监管部门从一而终抓落实。
“只要业户有需求,监管人员第一时间就会赶到现场,对新申请登记的小餐饮,监管人员提前介入,主动靠上帮扶,使业户营业场所布局按照要求一步到位,避免在许可现场核查时重新返工。”对于像功夫小吃店一样的新开店铺,长沙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采取上门服务、提前指导等办法,指导小餐饮门店合理布局,科学分区,严把食品经营许可准入、建立食品安全曝光台、加强小餐饮监管等,实现小餐饮“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制度落实、安全保障”的目标。
同时,该局重点清查小餐饮服务单位,对无证、环境卫生不达标的小餐饮实行拉网式检查,按量化分级评分标准评定其等级。依法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对拒不整改的小餐饮单位,采取强硬措施,责令停业整顿;对一些基本条件不具备、食品安全设施极差、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小餐饮,坚决取缔关停。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将小餐饮整治作为重点之一,全力助力长沙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长沙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还将结合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素养,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