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长沙县教育局:“五好”教育 花开全城

2022-02-13 6:46 掌上星沙 阅读量

  文/李杰

  “我女儿上学期转到大元中心小学的。现在不仅上学更近了,得到的教育也更好了。”学生家长邓红喜不自禁,亲切称大元中心小学为“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2021年3月,因长沙地铁6号线建设,有着50年历史的大元中心小学首次实行整体搬迁。此前,因学位紧张,学校附近的陶公庙社区等四个社区的学生被分流到较远的龙华小学、花园小学、星沙实验小学读书。“学校新建后,基本上可以满足周边社区的上学需求。” 大元中心小学校长缪炯介绍,新校区有42个班,新增960个学位,已于2021年7月底完成主体建设。

  自深入推进建设“五好”教育工程、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来,这样喜人的变化,正在长沙县各地发生。

  优配置 好学校拔节生长

  学位建设迎来发展春天,幸福教育在家门口升级。2021年,长沙县新建改扩建学校7所,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7380个,新增高中学位2400个;新建公办园15所,回收后委托公办12所,民转公55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4378个,幼儿园公办学位占比达54.47%,学位建设超额完成省市考核任务,学位增长数处于全市前列,“薄改与能力提升”项目争取上级计划资金6192万元,居全市第一。

  好学校不仅要自己培育,还要积极寻求优质资源进行“嫁接”。合作办学、集团办学,就是长沙县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和推动学校学位建设的一个“嫁接”方法。

  2021年,新增引入三一云谷、云湖等2所师大附中合作办学学校,滨湖路新版块明确与长郡双语和麓山国际品牌合作,空港城片区与砂子塘、南雅合作办学即将落地,县二中与空港城附校、湘郡未来与金井镇交流合作,联系紧密。全县已有23所学校(幼儿园)与省内外14家优质教育品牌建立合作关系,辐射范围从城区延伸到农村、从义务教育延伸到全学段。

  学校提质改造、特色品牌、智慧教育、优质均衡等建设紧锣密鼓推进,好学校如雨后春笋,拔节生长。黄龙小学获评湖南省“乡村温馨校园”(全市仅两所);县实验、县职专获评长沙市“未来学校创建校”(现已达5所);县一中、县实验、松雅湖小学获市级优秀“书香校园”;大同星沙小学、特立中学、松雅湖小学荣获“长沙市少先队先进学校”。

  引人才 教育质量攀新高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好学校不断涌现,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来到长沙县。2021年,长沙县招聘和引进教师823人,居四区县市之首,教师年龄和学科结构不断优化。全县中小学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达10%,有特级教师13人、中学正高级教师13人、学科带头人17人、省市县名校长14人、卓越教师304人、建成市县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站)33个,教育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优化选拔和管理赋能并驾齐驱,长沙县积极培育好校长,4名校长获评市级“名校长”(县级“名校长”10名),1名校长荣获“市十佳少工委主任”;加强教师培育培训,班主任和教师队伍活力明显增强,10人获评县级“十佳班主任”,28人获评市县优秀“书香教师”,11人荣获“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坚持“五育”和个性发展,好学生争妍斗艳,45人获评省级三好学生,16人获评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93名学生获评市优秀“书香少年”,284人获评市中小学新概念三好学生,96人获评市优秀学生干部,10人获评市优秀少先队员……一串串喜人的数据,勾勒出一幅幅温馨幸福的教育画卷。

  如今,星沙热土之上,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五好”教育正花开星沙,香溢全城。

  教育质量稳步攀升。长沙县先后获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县级优秀组织单位、全省2021年高考组考工作优秀考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市“基础教育精品课”征集遴选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集体等市级以上荣誉30多项,获评四区县市两项督导评估优秀单位,连续6年获评市教育局绩效考核一等奖。

  “双减”工作平稳落地。全县共有150所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校外培训治理有序推进,停办、注销校外培训机构158家,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未来,长沙县将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全面推进“五好”教育工程,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强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李杰 | 编辑:黄珂岚
一审: 王嫔 | 二审:邓芷欣 | 三审:任凭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