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李文婧 杨菊娇 曾诗怡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倡树劳动光荣、建功新时代的时代风尚,长沙县总工会联合星沙时报寻找身边最美劳动者。
记者深入一线进行采访,充分展现新时代最美劳动者的风貌,向坚守在各个岗位忘我工作的劳动者致敬。
眼睛堪比八倍镜,用耳朵听出故障
人物名片
罗勇,长沙鸿发印务实业有限公司印刷部五色机机长,曾获2018年全国印刷行业技能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优胜奖”奖项,今年获评长沙市第二十一次劳动模范称号。
人物故事
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印刷机开始运转,罗勇将一摞摞的纸张放入印刷机中,通过飞达输送到印刷单元,再经过收纸部分,让白纸铺在印刷流水线上。
经过四色叠印,一张张色彩鲜明的漫画从印刷机的一头涌现,守候一旁的他不断抽查着样张进行对比,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及时作出处理。
“蓝色偏重,继续调整。”仅凭肉眼查看,罗勇就发现了问题。果然,在八倍放大镜下,有一根蓝色的线出现了套印误差。
“彩印行业标准套印误差是正负0.05毫米,我们目前机器的精度可以达到0.01丝(1毫米=100丝)。”为了使图片真实还原样板的颜色,他不断练习,对比操作,肉眼达到了和机器精度同样的程度。
“在我们这个行业,不行就是废品,意味着浪费资源和时间。”从18年前入行开始,罗勇就如此要求自己。
“一开始是没机会碰机器的。当时价值近千万元的机器很是宝贝,来的前三天,我们只负责擦机器房的瓷砖。”罗勇告诉记者,既然不能自己操作,他就把师傅的每一个操作步骤牢牢印在脑子里,一遍遍演练。
为了能尽早摸熟机器,罗勇连洗橡皮布都是积极争取,“设备没停就赶快带上手套站在旁边守着。”就这样,经过潜心磨炼,短短4年时间,他就从学徒蜕变为印刷机机长。
“公司的机器,没有一台我是不熟悉的。”这些年来,罗勇知晓了每一个机械部件的工作原理,在机器运转出问题时,总能迅速找到错误环节解决问题,久而久之,练就了听声音就能辨别设备故障的本领。
将机遇当考题,以创新作答
人物名片
黄永立,长沙迈科轴承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他带队取得六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发明专利,分获长沙市职工科技创新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四个,今年获评长沙市第二十一次劳动模范称号。
人物故事
34岁那年,黄永立从安稳的国企辞职。8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所在的长沙迈科轴承有限公司接触到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耐磨套业务。
“虽说从未做过耐磨套,但做轴承钢材料的耐磨套的话,难度技术精度都不成问题。”接到新挑战,做技术出身的黄永立马上兴奋地打电话找材料、问技术。
样品试制、小批量生产,均通过了审核要求,然后进入批量生产后的综合性能分析环节,通过热处理装机之后,性能上达不到要求。产品面临被否的风险。
危机时刻,黄永立和团队一边改进调试,一边与三一重工研发部门协调。最终,符合三一重工要求的耐磨套被生产出来。换上了迈科轴承生产的耐磨套的混凝土泵车,输送水泥量从一万方提升为四万方。
“我们也因此赢得了三一的信任,成为了它以及上下游企业耐磨套的供应商。”黄永立告诉记者。
随后,他带领团队尝试解决耐磨套产品消耗大、价格高昂等问题。
为了寻找到合适的材料和配比,黄永立不断地调研考察,他辗转各大城市去学习,找同行交流。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改进,终于成功开发了《一种耐磨套及其制备和热处理工艺》。
这项发明在2017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而该公司每年的业务量也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快速增长,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去年该公司年产值近1.5亿元,在2018年年度供应商大会上,还被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授予了最佳支持奖。
面对这些,黄永立笑称自己是做了一道一道的“考题”,以创造性思维不断尝试,他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从警25年,“拼命三郎”守一方平安
人物名片
韦国明,榔梨派出所刑侦副所长。多次荣获市局“个人三等功”“嘉奖”,多次被评选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破案能手”。
人物故事
前一天凌晨2时许结束案子收工,直接住在所里,第二天一大早,韦国明立马投入四个专案中,忙起来“脚不沾地”。
“这很正常,我们值班是要连续24个小时,熬过通宵,在凌晨和清早都会接到任务。有时候快到下班时间了,突然又接到一个出警任务,便要顶着疲倦,再工作数个小时。”对此,韦国明习以为常,最长的一次,72小时没休息。
基层派出所的工作繁琐、细碎,调解矛盾纠纷,扯个家长里短,抓个偷摸拐骗,处理的警情数不胜数。
作为刑侦副所长,韦国明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总是能在最快的时间,带领着同事们出现在居民最需要的地方。
“3月底,我们接到报案,近期有一盗窃团伙疯狂偷取电瓶。一晚上就偷了80个。”一时间,人心惶惶。现场勘查、调取视频监控、反复核查……大家试图尽可能多地让案子的线索“开口说话”。
4月2日,赃物追回,数量之多面临失主难寻的状况,韦国明和同事们又开着警车带着犯罪嫌疑人挨个指认犯罪现场,开展走访,将所有丢失的电瓶送到了失主手中。
焦头烂额中,新的警情交织而来。4月3日,他又带领民警队员破获一起贩毒案。
从警25年,韦国明经历了许多这样关乎民生的案件,为众多群众挽回了损失。
“群众面前无小事,要做到守土有责。” 话虽简单,但背后付出的艰辛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据悉,2018年,韦国明牵头破获刑事案件74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41人。
毫无保留传绝活,精益求精守匠心
人物名片
赵兵,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车工高级技师。曾先后荣获湖南省“百优工匠”、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018年享受湖南省高技能人才政府津贴。
人物故事
“没有捷径,只有认真,用心做好每一件工件。”这是赵兵工作多年自始至终坚守的“匠心”。如今,他把这份匠心传给了每一个学生。
走进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智能制造实训工厂,机械加工产生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脚受伤的赵兵坐在椅子上,耐心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偶尔还要拄着拐杖走到操作台前,进行指导。
除了解决技术难题,赵兵还不时提醒学生,“要脚踏实地,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好,这一行,花把势行不通。”
“其实刚进厂时只是觉得把工作干好就行了。”赵兵说,在工作中,他一次次感受到,“任何一个差错,都是真正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有了这份责任心,赵兵无论是加工产品、攻克技术难题,还是参加技能竞赛,都追求“更好”。
“车加工技术技能大赛对加工精度和效率要求高。一些零件加工精度要小于0.015毫米,反反复复地练习,才能让产品变成‘作品’。”掌握真本领又精益求精的他,很快崭露头角,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大奖。
“我想将更多技术教给更多学生,带出一批又一批技能高手。”于是,他从一线来到了学校,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们传授自身绝活。
每次备赛,他都会手把”指导学生,从早上8时练到晚上9时。赵兵坦言,看到学生取得好成绩,就业得到保障,就是他的动力源泉。“不管是谁,都应该多学习,这不仅是为了提升技艺,更是为了促使自己不断发展,我想把这些种子播撒到学生心中延续下去。”
把爱与温暖植入孩子们的心中
人物名片
沈娉婷,长沙县六艺天骄幼儿园园长、党支部书记,长沙县首席名园长、首席名师,获评“全国巾帼环境友好使者”、湖南省芙蓉杯“百岗明星”等,今年获评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人物故事
“哪个小朋友敢横着爬啊?”在长沙县六艺天骄幼儿园儿童攀岩墙旁,沈娉婷向孩子们发出了这样的挑战,“沈妈妈,我怕……” “别害怕,勇敢地试一试。”在她的鼓励下,几个小朋友开始了“横爬攀岩墙”。 沈娉婷则在旁看着孩子、伸出手跟随孩子们的脚步移动。
孩子们口中的沈妈妈,担任长沙县六艺天骄幼儿园园长已有20年。
“17岁,现在看来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来到了这里。”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敢的她得到了当时园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易灿华的赏识,在易园长的鼓励下,参加省市课程大赛,屡次获奖。
在学习和带班的过程中,沈娉婷越来越意识到,专业的幼儿教育是教会孩子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兴趣,“这会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在六艺天骄课程的设计上,她颇费巧思,“在我们幼儿园,球类不是竞技比赛,而是人手一个。”她告诉记者,从3—6岁的孩子天性出发,熟悉球性能让孩子们以球为媒,与外界进行良好的互动。
除了球类运动,这所获评“国际生态学校”的幼儿园里,还融入了不少沈娉婷的思考。记者在教室外看到,学校走廊悬挂的风铃叮叮当当地响着,一瓶瓶孩子们用来观察的花草在教室外面自由生长,植物的种子被装进袋子挂在墙边,幼儿园的每一寸空间都被诗意的手法雕琢。
“让孩子学会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中的点滴,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在这里,孩子们种花、研究蚕和种子甚至微生物。
用满腔的爱意润泽一颗颗幼小心灵,用创新的思维引领老师不断成长。“一日生活皆课程。”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的真知灼见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