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讯(记者 王俊)从湿地生态探秘到防溺水安全课,从水循环科学探索到爱鸟知识普及……4月,松雅湖湿地自然学校优质课程首次走进校园,将自然教育与安全教育深度融合,为孩子们打开认识家乡生态的新窗口。
据统计,松雅湖湿地自然学校已在长沙市松雅湖第二小学开展4期特色教学活动,通过“直播+课堂”双模式,面向该校4000多名学生开展两期直播课,为两个班级带来沉浸式自然课堂。
4月23日,松雅湖二小四年级2117班的“探秘松雅湖”课堂上,自然导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带孩子们回溯松雅湖的“前世今生”。从曾经的低洼之地到如今的生态湿地,导师的生动讲述让历史场景“活”了起来。在发展历程探究环节,孩子们通过资料阅读,惊叹于松雅湖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巨变——珍稀鸟类落户、生物多样性丰富,四季如画的湿地风光让课堂不时响起赞叹。动手实践中,孩子们用黏土、彩纸等材料,或复原松雅湖旧貌,或描绘未来生态图景,一件件作品饱含对家乡湿地的热爱。
爱鸟周期间,松雅湖湿地自然学校联合松雅湖二小推出《鸟儿的家园》直播课程,通过校园电视台向全校87个班级同步直播,4000余名学生“云端”共赴鸟类科普之旅。在生动讲解与互动问答中,孩子们认识了湿地飞羽精灵,感受到了自然生态的独特魅力。
安全教育同样是自然课堂的重要内容。4月9日,2203班学生在“水的旅程”主题课中,借助趣味实验和创意绘画,直观理解水循环原理,树立起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意识。4月16日的“防溺水策略”课上,老师结合典型案例,通过问题引导、技能实操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防溺水知识与应急自救方法,筑牢安全防线。
记者了解到,自然学校通过把湿地生态知识融入课堂,让孩子们在熟悉的校园环境中就能触摸自然、感知生命,让生态文明教育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认知”升华为“行动”,为守护绿水青山培育未来力量。
将课程送进周边学校,是自然教育模式的创新突破,也是松雅湖湿地让生态文明理念扎根校园的一次生动实践。
“我们每周开展一堂进校课程,节假日还将组织户外自然体验。”松雅湖湿地自然学校相关负责人宋丹介绍,后续还将计划与更多中小学合作,将湿地生态、自然科学等优质课程送到更多孩子身边,培育更多“湿地友好公民”,让生态保护理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