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讯 (记者 熊毅 见习记者 刘丹青)昨日上午,湖南首个依托航空港发展建设的综合保税区——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正式开工建设。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出席开工动员仪式并宣布开工,市委副书记徐宏源出席仪式,副市长廖健,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周勇,中建五局董事长、党委书记周勇,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出席仪式并致辞。长沙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张作林主持仪式。
今年5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项目总规划面积1.99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首期建设范围为机场高速以北、黄金大道以西0.77平方公里区域,将在围网内重点打造保税仓储、物流加工、商贸交流三大核心功能。围网外主要完善产业园区、商务办公、文化会展、综合服务四大配套功能,并建设保税仓库、监管仓库、堆场及停车服务区、综合大楼,完善配套用房、出入卡口、隔离围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将于2017年5月31日前通过联合验收并封关运行。
建成后,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将充分利用湖南和长沙作为“一带一部”建设核心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以产业为基础,以航空为依托,与机场实现深度联动和无缝对接,以航空航材、生物医药、电子科技、文化创意等航空偏好型产业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精密仪器、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努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开放发展的新引擎、外贸服务的新基地、临空经济的新平台、结构优化的新战场”。
曾超群在致辞中代表长沙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向奋战在建设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问候。他说,综合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属于进出口领域最高级别的开放型平台,也是自贸区的基本单位和核心平台。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的建设,将成为长沙县调结构、促转型、助推区域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抓手。长沙县将举全县之力,全力以赴把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全省最好、全国一流的综合保税区,并以此为切入点,加快发展以临空产业、航空偏好型产业为主导的大临空经济,着力打造以空港城为龙头的开放型经济走廊核心示范区,为长沙早日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长沙海关党组书记、关长黎对贞,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杰,湖南省及长沙相关厅局负责人,长沙“四大家”班子成员,长沙经开区有关负责同志,县区有关部门、镇街负责人,有关航空公司负责人,市内外部分外向型企业负责人等参加开工动员仪式。
在世界经济的广阔天地驰骋
◎寻芳
今秋时节,硕果丰盈。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正式开工建设,让收获的喜悦更浓。开放经济皇冠上的明珠,将散发出璀璨光芒。湖南“开放发展的新引擎、外贸服务的新基地、临空经济的新平台、结构优化的新战场”呼之欲出!
这是一个拥抱世界的梦想。
湖南不靠海,不靠边,对外开放靠蓝天。发展开放型经济、外向型经济,就必须紧紧依托机场,向蓝天要效益。于湖南、于长沙、于长沙县而言,建立综合保税区,是补齐外向型经济这个“短板”的重要抓手,是全面提升开放度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这是一次来之不易的机遇。
刚刚闭幕的长沙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未来五年长沙将构建开放大格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航空经济、空港经济将是打造国家交通物流中心的重要构成部分。由此看来,建设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恰逢其时。对于处于开放型经济走廊核心区域的长沙县来说,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如同打通了一条牵手世界经济的便捷渠道,必将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
这是一种重若千斤的责任。
要想让梦想变成现实,唯有实干;要想让机遇变成发展成果,唯有落实。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在短短时间里能够开工建设,正是扛起责任、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生动写照。只要我们以时不我待的决心和使命在肩的信心,全力以赴抓建设、干事业,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这座全新的“境外之城”必将如约屹立于三湘首善,让长沙乃至湖南在世界经济的广阔天地驰骋。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