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讯(记者 罗展)6月5日上午,长沙县人民法院榔梨法庭第一审判大厅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庭审。庭审现场,原有的法院徽章换成了劳动仲裁徽章。原来,长沙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正在这里开展“巡回仲裁工作下镇街进法庭”活动,这是今年以来第一场巡回仲裁庭的现场。
现场仲裁的是一起关于工伤待遇的劳动争议案件,申请人余某在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被认定工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工伤待遇赔偿产生争议,引发劳动仲裁。
庭审过程中,当事双方围绕争议焦点展开辩论。县仲裁院副院长汤雷作为仲裁员,根据前期调查,围绕双方焦点,依法进行了审理和调解。“仲裁庭不仅积极组织我们协商,还将开庭地点设到了家附近,让我们少跑路,很方便。”虽然案件未能当场调解,但余某对本次巡回仲裁庭的服务很满意。
“现场听一场巡回仲裁,能让我们更加知法、守法,懂得用法。”现场一名旁听的群众说。
“开展巡回仲裁工作,将仲裁庭开在当事人‘家门口’,不但能减轻当事人诉累,还能让广大劳动者及时了解基层办案实际。”长沙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负责人周宾说,此次巡回仲裁工作是主动走出去开展零距离服务的一种具体体现,是结合仲裁案件分布特点开展的工作,“今后巡回仲裁工作将实现常态化”。
“开展巡回仲裁工作,对于强化基层调解能力建设、推行裁审衔接新举措有重要意义,我们力争将劳资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一线。”长沙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徐虎踞说,今后的仲裁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创新意识,主动走出去,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为全县劳动者开展零距离服务,努力实现服务对象少跑路或者不跑路的改革目标。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