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记者 蒋志斌
通讯员 师莹
“注意安全,千万别砸到自己。”8月20日上午10时,熊双艳站在星沙四区31#栋的后街旁,一边看着工人拆除自家后街违章搭建的鲜花门店,一边叮嘱大家注意安全。对于这家鲜花门店,尽管熊双艳略有不舍,但还是下定决心进行拆除。用她的话说:“旧城改造最终受益的是整个社区居民,不能因自己捡了违建的‘小芝麻’,而丢了社区环境改善这个‘大西瓜’。”
熊双艳说的旧城改造指的是长沙县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该项目于2016年正式启动,涉及星沙一至六区,总改造面积约153万平方米,改造内容为自建房屋顶、外立面、广告位及前后街道路、市政管网、强弱电管线、停车位、绿化、亮化等公共配套设施的全面提质改造,是省内改造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目前,星沙一区和二区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四区改造项目已全面铺开,正进入前后街道路和市政管网开挖施工阶段。
项目要想顺利推进,首先要将前后街的违章建筑成功拆除。在长沙县旧城棚户区改造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的统筹协调下,多部门分工协作,创新方式方法,仅用30个工作日,便顺利拆除了204处历史违章建筑,基本清除了存在社区多年的违建“老顽疾”,为星沙四区的提质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缘起
66栋居民楼
存在244处违章建筑
星沙四区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与星沙其他5个区一样,一直以来都是县城的老商业中心,每日人流密集、商流奔涌。因年久失修,这块曾为县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区域变成了“斑驳不堪”的老旧小区:房屋破损严重、电线老化、管网堵塞、违章建筑随处可见,已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提质改造成为广大居民的共同心愿。
“四区的房屋大多是本地拆迁居民和外来购地户自建而成,一楼全是店面,2000年左右,门面租金从每个月五六百元涨到两三千元,各种各样的商品都能在四区买到。”今年71岁的周再双说起星沙四区昔日的繁华,嘴角上扬、神采飞扬,“用商贾云集、车水马龙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在小区繁华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和问题。“因当初规划不尽合理,一楼店面没有厨房和卫生间,导致不少业主或租户就在屋檐下违章搭建。”周再双说,有些违章建筑从建房起就已经存在,到如今已有20年之久。
据统计,星沙四区纳入本期提质改造的66栋房屋中,有多达244处违章建筑,主要类型包括违章搭建的棚子、烟囱、楼梯等。大量的违章建筑虽然给部分业主或租户带来了收益或便利,但也给整个小区带来了诸多问题。
“违章建筑让背街小巷显得非常杂乱,油渍遍地,导致鼠患。而且私接的电线看上去就像蜘蛛网,既影响美观也不安全。”家住19#栋的业主刘爹爹告诉记者,在2011年左右,小区内发生一起电路起火事故,因违章建筑太多,导致消防车无法及时赶到救援,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而这样的事故,已在小区内发生了多次,威胁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违建整治刻不容缓”。
拆除违章建筑
实施提质改造项目
居民有诉求,政府有回应。2017年,星沙一至六区违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成立,并制定了《违建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方案》,指挥部为统筹协调机构,星沙街道办事处作为联合整治行动的主体单位负责整治行动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县行政执法局依法执法,县公安局、凉塘路社区等部门单位密切配合,重点整治后街临时搭建的简易棚舍、废旧烟囱和楼梯;后街平齐外墙面搭建的砖混结构违章构筑物、附属物;非经营场所后街二楼进户楼梯等附属物;后街未经许可同意的其他设施以及经群众举报,调查核实的其他各类违法违章建(构)筑物。
2017年8月,星沙一二区集中拆违行动启动,共开展集中拆除行动29次,拆除后街各类违章建筑321处。
2018年7月,星沙四区集中拆违行动启动。截至目前,开展集中拆除行动10次,拆除后街各类违章建筑204处。因房屋单体改造施工影响,剩余40处违建暂无拆除作业面,待达到拆除条件后将立即予以拆除。
故事
电话失联,他们辗转联系业主
小区要提质,违建必须拆。然而,违建拆除涉及到居民的切身利益,一开始,不少居民持观望态度。如何确保拆违行动顺利推进,成为摆在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拆违需要气魄和胆略,更需要理性与智慧。为破解难题,在指挥部的统筹协调下,星沙街道组织社区居民召开违建整治工作动员大会;星沙四区所在的凉塘路社区则充分发挥“本地通”优势,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议,并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居民组织、楼栋长一起逐户上门做好政策宣传、疑问解释和协调工作。
“首先进行全面摸底,掌握详细资料。然后坚持‘一碗水端平’的工作原则上门做工作,形成违章建筑必须拆除的氛围。”凉塘路社区工作人员黄明威介绍,社区累计召开违建协调会议100余次。对于少数不支持、不配合的居民,要带着韧劲反复与其进行沟通,灵活处理突出问题,以取得其认可和支持。
“社区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经常是‘5+2’‘白+黑’。”家住四区36#栋的胡爹爹告诉记者,为推动工作,工作人员经常是不厌其烦的上门与业主拉家常、宣传政策。有些业主白天不在家,他们就利用晚上或者周末上门;有些业主已搬离到别处居住,留下的电话号码也已换了,他们就向租户或邻居打听,想方设法联系,然后再沟通协调。
自拆违建,老住户还做起协调员
社区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工作得到了业主的认可,态度也从观望逐渐向支持转变。
星沙四区1#栋内有一处中国联通的网络机房,该机房是联通公司在长沙县内唯一的城域网机房。在机房外的后街,该公司搭建了一处约10平方米的密封构筑物,构筑物内安装了大功率发电机,用于停电或电路故障时为机房内设备供电。
然而,该密封构筑物影响了星沙四区旧城棚户改造的施工,需要进行拆除。中国联通长沙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鲁丹表示,为确保用户的正常联网,一开始他们并不愿意拆除。不过,在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拆违协调会后,他们便第一时间响应,自行拆除了该处存在已久的违章建筑。为以防万一,公司特意配备了一辆通信车以备不时之需。
而熊双艳为配合违建整治工作,自己租赁了一个仓库专门用于存放暂未销售的绿植和鲜花,她也从一名个体经营户变成了待业者。熊双艳说,虽然自己损失了不少经济收入,但是社区提质改造是好事,自己也将受益,必须要支持。
拆违行动不仅得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不少居民还加入到协调员的队伍。周再双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在后街搭建了一个3平方米左右的厨房,在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协调后,他自己动手拆除了违建建筑,还做起了其他人的工作。周再双说,自己做协调有优势,就是在与居民拉家常中宣传政策,讲提质改造后的美好场景。一来二去,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居民在周再双的劝说下,纷纷支持拆违行动。
细心拆违,对水电气进行专业整改
业主和租户虽然支持拆违行动,但拆除违章建筑存在一定的风险,业主和租户没有足够人手,也没有专业工具,自行拆除困难较大。“对于不能自拆的业主和租户,我们会组织专业人员帮拆。拆除的前一天,执法队员会和社区一起与业主或租户进行确认,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长沙县行政执法局驻指挥部的队员王小勤介绍。
帮拆过程中,执法队员坚持细心原则,对拆违区域进行警戒,提前将违建棚点内的物品进行清理,并安排专业人员对涉及的水电气进行迁改,确保业主或租户的正常生产生活。同时,拆除作业人员统一按标准配备安全防范工具,确保拆除财产安全和人员安全。
违章建筑拆除后,执法队员还要保持责任心。“一是对各类垃圾进行清理;二是对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用电、用气进行复查,确保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出行;三是对拆除后的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做到万无一失。同时,执法队员还会对经营户和租户进行回访,对他们的配合与支持表示感谢,对拆除违章给他们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王小勤表示,整个帮拆过程中,突出人性化执法,保障了拆违行动安全、高效地推进。
“我们的拆违行动,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执法与服务相结合’两个原则,把握‘不收兵、不盲动、不离开’三个工作标准,严格执法中强调主动服务,文明执法中做到热情服务,强势执法中突出周到服务,使得拆违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长沙县行政执法局直属分局副大队长、旧城棚户区改造指挥部执法安保部副部长黄文思介绍,自7月中旬开展四区帮拆行动以来,仅10次集中行动,便成功拆除了204处违章建筑,基本清除了存在小区多年的违建“老顽疾”,为星沙四区的提质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来
小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分区合理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星沙四区,走进天华中路旁的四区39#栋居民楼,只见已完成房屋单体改造后的房屋整体呈淡黄色,外立面统一安装了护窗、雨棚和空调机罩,原本杂乱无章的缆线“蜘蛛网”已进行了规整和梳理,给人一种清爽、明亮之感。“看着就舒服,这样的房子不愁租不出去。”住在这里近20年的刘娭毑笑着说。
“长沙县旧城棚户区(一至六区)改造项目是长沙县实施‘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持续提升城市品味、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关键之举。”长沙县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相关负责人王辉跃介绍,该工程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对老旧房屋进行综合整理,实行城市立体化改造,实现房屋建筑品味的再提升,公共配套设施的再完善,区域空间布局的再优化,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届时,旧城区将呈现一区一风貌,一街一特色。”该负责人表示,一个舒适便捷、宜居宜业的城区不久后将呈现在星沙市民的面前。
记者手记
有人说,拆违是天下第一难事。要把存在多年的违建“老顽疾”全部拆除,难度可想而知。这些城市肌肤上的“顽疾”,不仅扰乱了城市规划,损害了城市形象,其存在隐患更是危害到社会和人民的安全。因此,开展拆违行动,这既是发展所需,又是民生所向,势在必行。
可喜的是,在长沙县旧城棚户区改造工作推进过程中,并未让违章建筑放任自流,而是迎难而上、勇啃硬骨头,仅用10次集中帮拆行动,便基本清除了星沙四区这些违建“老顽疾”。
问起星沙四区的拆违行动为何能如此高效时,接受采访的经营户、社区工作人员、执法队员以及相关领导都讲到了同一个意思,那就是:以人为本、公平公正。
不管是央企、商户,还是普通业主或租户,只要有违章建筑,他们都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没有法外施恩一说,做到了公平公正。同时,拆违前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帮助清理物品;拆除中,主动帮助移装管线等设施,确保居民正常生活;拆除后,向业主回访并表达感谢和歉意……这些方方面面无不透露着他们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化执法的理念。
世间万事,都讲究“公平”二字。做到了这点,工作就不难开展。如果再加上“以人为本”的原则,常常换位思考、处处为人着想,很多事情也就能事半功倍。
无论是拆违行动,还是改善人居环境,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城市品质。如今,漫步星沙四区,时时处处都能触摸到老旧小区焕发出的新气象。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美好的星沙四区必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