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在湖南,凤头是一种越冬候鸟,3、4月份陆续迁往北方繁殖。“这意味着在合适的条件下,凤头从迁徙候鸟变成了留鸟。”长沙县松雅湖管理局工作人员说,监测发现还有黑水鸡、夜鹭、小白鹭均已在此繁殖幼鸟。
从候鸟到留鸟,意味着松雅湖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随着栽下的树木长高,水质不断提升,鱼虾逐渐丰富,吸引了不少越冬候鸟来“定居”。据不完全统计,松雅湖监测到的越冬候鸟约90种,包括小天鹅、黑天鹅、小白额雁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一支队伍
24小时日常巡护,积极开展鸟类救护行动
尽管是冬天,穿行在松雅湖湿地公园,时不时就能碰到几位身穿制服的巡逻队员。松雅湖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管理局聘请专门的安保公司,组成一支100多人的巡逻队进行24小时巡逻,开展鸟类救护行动,劝阻不文明行为,与相关部门衔接,打击破坏湿地违法行为。
巡逻队员尹正国清楚地记得一次救助行动:2018年7月21日下午6时左右,巡逻至松雅湖北部沙滩处,尹正国突然发现隔岸100米处,有一个黑色的影子正在扑腾挣扎。早就听过同事数次救鸟经历的他当即判断:有鸟被水中的隔离网困住了!
情急之下,尹正国不假思索地脱下衣裤,朝水中被困的鸟走过去。先将挣扎的鸟轻柔地按住,再将其被缠住的脚从网中解脱出来,仔细检查这只鸟身体无异常之后,尹正国将它放飞。
后来,尹正国才知道自己救助的这只背部呈蓝灰色、腹部白色的鸟,是叫夜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18年4月,在松雅湖首次发现夜鹭踪迹,白天隐蔽在沼泽、灌丛或林间,夜间才出来活动、觅食。
像这样的救助经历,在巡逻队的日志本上,出现了好几次。“同事们愈发觉得自己工作有意义,十分兴奋。”巡逻队队长刘磊说。
救护鸟类之外,巡逻队一方面及时劝阻弹弓打鸟、无序放生、违规钓鱼等不文明行为,另一方面和当地公安部门紧密衔接,严厉打击湿地内毒杀候鸟、网箱捕鱼、电打鱼等环境违法行为。
这几年,长沙县相继出台《湖南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湖南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的通告》,逐步探索形成守护一湖安澜的刚性长效机制。
一所学校
以自然为课堂,为保护讲故事
湿地水世界是啥样?湿地植物知多少?湿地的鸟类有哪些?……这些内容,都是松雅湖湿地自然学校的教授内容。眼下,学校正在紧张筹备持续三天时间的“神奇的湿地”冬令营。
为了增强社会民众的参与度,让每个人都成为湿地保护的践行者,2018年9月16日上午,由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和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共同组建的长沙县松雅湖湿地自然学校正式开课。长沙市一拨拨中小学生通过报名,在节假日来到湿地公园亲身体验学习湿地生态及人文知识。
一期自然课堂控制在30人以内,围绕不同的主题,由专门的教师和志愿者授课,课后再带着小孩和家长一起走进湿地、认识湿地。“没想到人气这么旺,课堂招募通告一发出去,不用多久就招满了,现在就发愁课堂场地太小,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周灿英说。截至目前,这所学校一共开展了16期自然课堂,辐射了340个家庭,愈来愈受到长沙中小学生的青睐。
湿地管理者自己也走进课堂。1月29日上午,长沙县松雅湖管理局,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培训。面对管理局所有工作人员,一位来自环保志愿者协会的资深人士,带来了一场关于湿地保护的专业讲座:气候变化的现实困境和挑战,湿地保护的全方位思考,生态经济的基本思路……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直呼过瘾。
湿地管理局年轻干部刘思说,讲座提到可以通过科研的方式,和高校院所合作,对湿地保护的相关情况进行监测,是个好建议。
一群候鸟,亲密一湖碧水;一支队伍,守护一湖安澜;一所学校,涵养一湖善念——“三个一”折射出长沙县保护松雅湖湿地的决心和效果。“松雅湖就是长沙县的眼睛,我们必须让它越来越明亮!”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说,经济愈提速,生态保护越不能忽视,长沙县要把松雅湖湿地保护和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描绘工业强县的生态文明画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