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美金井|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高标准创建特色小镇
◎彭帅
耕耘成就梦想,奋斗收获幸福。岁月匆匆,时光悠悠,转瞬间时间的车轮带着光荣与梦想,驶入2020年。
过去的一年,金井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迎难而上、真抓实干,脱贫攻坚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成效显著;人居环境靓丽度、宜居度、文明度全面改善;文化旅游供给力、吸引力、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19年,金井镇获评国家级卫生镇,通过省级安全生产示范镇现场验收,金井司法所获评全国先进司法所。全镇经济运行态势总体保持平稳,总量继续同步增长,完成一般预算收入任务134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任务24亿元等经济指标。
2020年出征的号角已经吹响,金井镇将围绕县委“强园富县、优二兴三、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四大战略,深入推进“党建+‘五零’村(社区)建设”,发展美学经济,做实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小镇承载功能;发挥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一县一特”茶产业,做大做强“长沙绿茶”,不断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力争将金井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先行镇、茶旅融合特色镇!
——金井镇党委书记 石争
过去的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坚持生态优先,创建特色小镇”的目标,牢牢抓住“特”字做文章,发挥小镇资源禀赋,推进乡村振兴,打造“清和金井,绿茶小镇”。
——金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黄轲
2019年金井镇部分工作成果概览
1.金井镇获评国家卫生乡镇
2.金井司法所获评全国先进司法所
3.金井镇获评省级安全生产示范镇
4.金井镇率先在全省推出乡风文明金井指数
5.金井镇成立全省首个乡镇融媒体工作室
6.金井镇获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星级乡镇
7.金井镇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式运营
8.金井镇成立长沙县首个农村年轻人才党支部
9.金井镇建成长沙县首个湿垃圾处理中心
10.杨立三故居于9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A 特在绿
深挖茶元素,激发内生动力
绿茶是小镇的根。
享有“浙有龙井、湘有金井”美誉的金井镇,因茶闻名,因茶振兴,“茶元素”是小镇实行振兴的关键底色。金井镇有“万亩茶园”,拥湘丰茶、金井茶两个中国驰名商标,可谓一镇两枝竞奋发。
这一年,金井镇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坚持以打造绿茶产业“品牌、品质、品味”的“三品”工作思路,加快实施茶园连片提质扩面,并计划通过3年努力,到2021年,新发展高标准、高产出、高效益茶园6000亩,实现茶产业年总产值35亿元。并着力打造沙田—金龙—观佳—蒲塘—农裕的“绿茶廊带”,持续提质改造茶叶旅游专线项目。
恰逢长沙县“一县一特”产业发展契机,金井举全镇之力,积极参与到“做大做强‘长沙绿茶’的事业上来”,整合现有山、林资源,以两家龙头企业(湘丰、金茶)为实施主体,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全镇凝心聚力高标准完成2019年茶产业新扩建设任务,全年完成茶园新扩2504.31亩。
潜心做茶叶的同时,金井镇十分注重“茶文化”,对茶史、茶艺、茶具等“茶元素”进行深度挖掘,让消费者成为懂茶者,甘为回头客。
同时,金井镇还将茶产业与特色旅游融合激发活力,通过农村民宿、田园风光与现代商业巧妙“联姻”,将“世外长沙·绿茶天堂”、“漫游金井”等文化品牌与茶产业深度结合,设计出集“茶文化”展示、艺术创作及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2019年,投资170万元实施旅游环线提质改造工程,对三棵树茶园道路两旁绿化进行提质、新建人行道、景观节点打造等。全年旅游接待人数1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201.5万元。
B 特在红
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后人投身新时代建设
红是党旗的那一抹红。
2019年9月26日上午,位于金井镇的杨立三故居经过修缮后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长沙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沈裕谋在开放仪式上嘱咐全县党员干部要以杨立三故居对外开放为契机,自觉在感悟历史中接受教育,把红色基因注入灵魂、融入血脉、浸入骨髓,让英雄人物成为引人向前、催人奋进的精神坐标。
金井镇作为长沙县唯一革命老区,全县800余名在册革命烈士有一半是金井籍,长沙县革命烈士陵园也坐落于金井镇。在金井镇这片红色热土上,曾走出了吴文炳、刘瑛、杨立三等众多杰出的共产党人,挖掘区域“人杰物名”,打造新文化阵地,金井镇深耕本土红色文化。
通过将杨立三故居与长沙县革命烈士陵园串联成线,打造集群式的金井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更有助于推进金井全域旅游的发展,成为了金井镇又一个旅游经济增长点。杨立三故居自2019年9月26日开放至今,接待游客已超4万人。
红色文化吸引人,红色基因代代传。传承红色基因,也是激励后人更好的投身新时代建设。
党旗高高飘扬,红星闪耀点亮党员干部前行的路。铭记嘱托,牢记使命,今年以来金井镇不断强化基层党建,以党建引领抓实绩。
一系列党建引领的红色品牌,在金井镇悄然打响。2019年,金井镇组织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加强干部培养锻炼;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以“主会场+分会场”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开展党员冬春训、组织全镇120余名党小组长集中培训;做好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打造“红色快递”“初心驿站”等特色亮点;以“党建+‘五零’村(社区)建设”为工作抓手,以“四联”机制促进“五零”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
C 特在文
厚植乡土文化,让乡村更有底蕴
文化是小镇兴旺的魂。
老百姓文化生活的丰富,能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金井更加深入人心。
厚植乡土文明激活乡村文化,2019年7月,金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式开放,满足了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志愿活动、理论宣讲和红色文化教育的需求,这里俨然成为了当地群众的“百姓之家”。
文化生活是否丰富多彩,获取信息的渠道至关重要。2019年,金井镇成立融媒体工作室,致力于打造镇域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农村信息枢纽。工作室通过整合资源,统一阵地,深度融合传统媒体、新媒体,并推出宣传刊物《茶乡月报》,让党的理论、最新政策、最新动态、最美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9年,金井镇率先在全省推出乡风文明金井指数,通过测评找出乡风文明建设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为制定有关决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实现以文化人,真正做到纯民心、绿生态、美乡村。如今遍布金井的“蓝天侠”们每天穿梭于村头巷尾,宣传介绍垃圾分类工作,不仅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而且带动周边群众主动为改善人居环境出力。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为乡村振兴注入长久动力。
D 特在人
发扬团结务实、创新担当的金井精神
人才是振兴乡村的基础。
几天前,一则《如果我们不创造,就可以去死了》的微文火爆朋友圈。文章讲述的是,成立9年的美食品牌文和友。而作为文和友创始人之一的杨干军,正是土生土长的金井人。
“创新改变命运,勇敢走出去,发现机会,创造机会。”2019年7月,长沙市新时代“好声音”首场志愿服务示范宣讲活动在金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讲。杨干军作为宣讲员,为家乡父老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他用质朴的语言诠释着金井人“团结、务实、创新、担当”的精神特质。
振兴乡村需要榜样的力量。如果杨干军带给人的是精神的鼓励,那么金井海归博士王洪健,带领团队扎根乡村,用青春梦想助力乡村振兴则是一个更加鲜活的案例。
还有一辈子扎根乡村,让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锣鼓亭子、滚灯车、双江山歌再次重现,并成功申遗,被人称为“双江通”的吴乐华;让金井井盖成为中国井盖行业标杆的金龙铸造创始人常应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先富带后富,助力乡村振兴。
他们带着燎原之势,让金井祖辈传承的文化、创造的品牌,走出金井、扬名中国、远销海外。
如今,金井镇逐渐形成了以茶产业为主业,有机农业、生态旅游、铸造及机械配套并驾齐驱的产业体系,拥有湘丰茶、金井茶、金龙智造三大驰名商标,“茶”和“有机蔬菜”两大品牌,“长沙绿茶”和“罗代黑猪”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9年,金井镇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3.4亿元,实现增速10.55%;实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100%完成全年任务;社会零售商品销售额完成6795万元,同比增长21.89%;实现外贸进出口销售额1100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100%;完成企业税收3300万元,特色产业实缴税金2112万元,占比达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