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专家媒体咨询会
星沙时报10月12日讯(记者 蒋志斌)10月12日下午,长沙县、长沙经开区举行“十四五”规划编制专家、媒体咨询会,就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听取意见和建议。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长沙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沈裕谋出席并讲话。长沙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作林主持。
区县领导贺代贵、杨应龙、周安伟、陈沃辉参加。
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专家媒体咨询会。均为 曾诗怡 摄
咨询会上,编制团队湖南省社科院和中国信通院(中南)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长沙县和长沙经开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原院长王耀南,原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委员屈贤明,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授白津夫等15名来自农业、工业、智能制造、城市发展、电子信息工业领域的专家先后发言,就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小镇、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沈裕谋代表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向各位专家以及媒体朋友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衷心感谢,并要求相关部门认真梳理、仔细研究这些意见建议,将其纳入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他指出,“十四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各相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南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贯彻落实到县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沈裕谋出席会议并讲话。
沈裕谋指出,就县区而言,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要回答好三大问题:一是立足“十四五”、面向2035愿景目标时,国家和省市战略对县区的要求和使命是什么?二是县区面临的优势和机遇是什么、劣势和挑战是什么?三是发展路径如何选择?在要求和使命方面,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南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智能制造领域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在交通物流中心建设中实现大升级,在充分发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优势中作出开放型经济的探索示范,在大都市区建设中提升城市品质,在现代城乡和园区治理中创新模式,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高品质建设、民生高水平保障。
沈裕谋指出,在挑战和机遇方面,县区当前面临着“空间发展要素受限之苦、产业深度调整之痛、传统园区转型升级之难”三大瓶颈,但得益于大城崛起、循环经济、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以及大生态等四个方面优势,未来发展大有可为,要主动割舍县城印记,勇敢地拥抱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以及绿色化,充分发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全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主导、产学研协同、多链条融合、无极化配套、复合模式运营”的产业生态,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沈裕谋指出,在路径选择方面,要换道超车、踩好油门,主攻“强园富县”,全力拓展“一核三城”、着力构建“两轴四区”空间发展格局,聚焦经济抓产业、抓城市、抓民生,不断策划项目、规划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不断推动县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