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感谢信,尽显为民情
◎星沙时报记者 尹理 通讯员 范文丰 韩玮
“他们虽然不是官,但他们是人民的好干部。”12月16日,长沙县黄花镇党政办收到一封来自基层群众的感谢信,信中对政府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深表谢意。
不合政策,老党员房屋修葺难?
这封感谢信来自一名84岁高龄的老党员。老党员叫方建文,目前与老伴两个人住在黄花镇黄花村油铺组。今年3月份,方建文居住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导致天沟和屋面发生了漏水情况。于是他想到了找村干部帮忙解决问题。
接到方建文的求助后,黄花村党总支书记陈德辉和村组长方甫第一时间来到了方建文家里了解情况,并拍照取证,随后立刻赶到镇民政办寻求解决方案。“但可惜的是,根据现行政策,政府没有办法替他维修房屋。”陈德辉说。
原来,现行的危房改造政策,主要是针对建档立卡户、低保户、五保户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人员。而方建文退休前是一名人民教师,现在每个月还能领到数千元的退休工资,所以他不在政策规定的“四类人员”范围内。
虽然没有得到合适的解决方案,陈德辉仍然及时到方建文家中回馈信息。“只要有群众反映问题,我们都必须做到有问必答。”陈德辉说,凡是群众反映的问题,只要是符合政策的,工作人员都会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不能解决的,也要与群众及时沟通,为他们解答政策方面的疑惑,安抚好群众的情绪。
另辟蹊径,政府用心用情伸援手!
听了陈德辉的解释之后,方建文并没有完全放下心来。第二天,他又来到了黄花镇政府,先后找到了镇一体化办和信访办反应情况。作为第一接访工作人员的陈翊彬,在办公室热情地接待了他。
认真耐心地听完方建文讲述家中情况后,陈翊彬开车到他家中实地调查。随后,和方建文一起找到相关办所寻求答案。但最终仍是因为不符合政策规定,政府无法为其房屋修葺提供财政支持。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12月18日,记者来到方建文家中走访时发现,破旧的房屋早已修葺一新。“这还要感谢镇一体化办的干部,帮我联系施工队,不仅省了时间,还省了不少钱。”方建文说,在了解他的情况后,黄花镇工作人员仍然积极想办法,帮他尽可能地解决问题。“他们工作过细,讲政策深入人心,这是对人民负责!联系群众的好作风,更是难能可贵!”方建文点赞到。
关注民生,让困难群众住新房
近年来,黄花镇树立政府服务意识,对与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主动担责,积极作为,努力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今年64岁的沈双霞就是众多受益群众之一。
沈双霞是浏阳人,结婚之后就跟丈夫居住在黄花镇黄花村。十余年前,家里的土砖房在经年累月的雨水冲刷下轰然倒塌。从那之后,沈双霞就居住在远在浏阳的女儿家中。
今年,全省开展的脱贫质量“回头看”工作,黄花镇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办(以后简称环境办)全面推进危房改造工作。作为主要负责推进该事项的工作人员,刘永恒每天都在各个村里走街串巷,摸排调查。“最终我们确定了25户困难群众需要进行危房改造,沈双霞也在里面。”刘永恒说。
据刘永恒介绍,沈双霞属于危房改造中的新建户,为了让老人家老有所居,环境办筹措资金并联系施工队。经过20天的紧张施工,一座全新的一居室在当年的废墟中拔地而起,十余年后,沈双霞也再次回到了以前生活的地方。
“我喜欢这里,毕竟生活了几十年,朋友都在这边。”沈双霞说,房子6月份就已经修完了,自己早就买好了新被子和新床,等着房子散了味之后,立刻搬过来。不仅如此,本月初镇上还帮她修好了入户路,出行也更方便了。“我现在每天都要去朋友家串门,大家十几年不见了,有说不完的话。”沈双霞说。
据了解,在此次脱贫质量“回头看”问题整改过程中,黄花镇全力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助力乡村脱贫攻坚。早在今年6月份,黄花镇共解决了25个住房问题。“工作做完之后,我们时不时地要到这些家庭入户走访,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刘永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