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劳模“星”工匠系列① |扎根基层23年,最美医生用行动诠释誓言

《“星”劳模 “星”工匠》先导片

  编者按: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逐梦人的时代,更是实干家的时代。

  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建设现代化示范区,离不开一大批技术过硬的劳动模范,以及追求卓越的优秀工匠。

  劳动模范、工匠,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既需要他们的执着坚守,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关怀。即日起,星沙时报推出“‘星’劳模 ‘星’工匠”系列,围绕“聚焦高质量 星沙在行动”,展现新时代“‘星’劳模 ‘星’工匠”执着专注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弘扬榜样力量,提振行业信心。

视频:《“星”劳模 “星”工匠之钟志军》


  ◎星沙时报记者 杨婧璜

       作为一名基层医生,他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健康为出发点,积极救治、关心关爱病人,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口碑;作为一名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院长,疫情期间他勇担重任,靠前指挥,坚守抗“疫”一线,义无反顾与病毒作斗争;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普外科发展为市级重点学科,多项外科手术填补了县内空白。

  他,就是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党总支部书记、院长,湖南省先进工作者钟志军。

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湖南省先进工作者钟志军。均为 龚明杰 摄

  从医初心是为帮助更多人

  自1997年从业以来,出生于医生世家的钟志军大学毕业,从外地来到长沙县,先后在长沙县第三人民医院(现金井镇中心卫生院)、原县卫生局机关、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就职。扎根基层23年,2020年11月,他在一周时间内,先后荣获湖南省先进工作者、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三个荣誉称号。

  从医之心,萌生于孩童时代。钟志军的父亲是当地有名望的医生,看到父亲救死扶伤,从医这个根,就深深扎在他的心里。医学专业毕业后,他毅然前往基层从医帮助农民。

  在卫生院外科任职期间,钟志军坚持早上班迟下班,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都能在科室内看到他的身影。他耐心细致地做诊断和治疗,同事们都夸他对待每一位病人都像亲人一样温暖。

  “一个医生最应该具备的品质就是医德,患者来到这里,把自己托付给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一定要尽职尽责地认真将百姓急难愁盼的事情做好。这是扎根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对事业的执着、扎根农村的坚守让钟志军收获了来自老百姓的肯定。“守得住初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这份工作我是越做越有味。”

  靠前指挥坚守抗“疫”一线

  抗击新冠疫情,是2020年国人抹不去的深刻记忆,这个深刻,对于钟志军来说,尤为突出。

  作为定点救治医院,位于路口镇的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担负着疑似病例的集中收治和医学隔离观察任务。

  作为院长的钟志军身先士卒,高度敏锐,靠前指挥,带领全院干部职工,迎难而上,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小组、召开工作会议、组织业务培训、落实病房改造项目……与病毒赛跑,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完成各项任务。病房改造完成后,带领91名医务人员第一批进驻医疗隔离区,指挥、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全力与病毒作斗争。

  “我们都说,当时是连武器都没有就上了战场。”2月初是最难的阶段,当时整体防护物资匮乏,医护人员所需的N95口罩,最少时全院只剩20几个。“我用什么你们就用什么!”面对看不见的敌人,钟志军向“战友们”表态,并带领全院一边寻找科学反复使用的办法,一边向外界、上级寻求帮助,共同克服困难。

  整个疫情期间,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共收治住院患者209人,其中确诊病例17人,无症状感染病例2人。

  扎根基层医疗事业,不忘初心践行医者使命。钟志军的“拼劲”不仅仅体现在疫情期间。为提高医院救治能力,他率先在长沙县内开展和指导了腹腔镜微创手术、颅脑手术、髋关节置换等大型手术,填补了县内多项空白。他表示,接下来将牵头建立全县的肿瘤病防治中心,通过大力宣传、尽早筛查、悉心治疗等一系列举措,降低肿瘤病的发病及死亡率。“执着于事业,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将是我一生的追求。”

【作者:杨婧璜】 【编辑:刘果林】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