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 | 长沙县文旅局:文旅体融合 融出发展新气象
文/李丹
文化+旅游+体育,1+1+1>3。要融合,更要求新求深,让诗与远方交相辉映。
2020年,长沙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围绕“强园富县、优二兴三、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着力打造“五悦星沙 文旅惠民”品牌,强阵地、优服务、树品牌,筑牢文化基石,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重传承、求创新,实力演绎着红色故“湘”和当代潮流并行交融的文化发展之道,让文化、旅游、体育在产业层面深度融合,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化繁荣发展 “获得感”撑起“幸福感”
带孩子去长沙县实验剧场免费看剧,一起去长沙县图书馆享受书香时光,或者,让孩子去长沙县文化馆一楼的悦艺空间打鼓、唱歌、弹琴……周末怎么安排孩子的活动?家住恒大翡翠华庭的市民陈燕有多种选择。
2020年,长沙县文旅局夯实县图书馆、文化中心等群众文化阵地,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一级图书馆和文化馆,18个镇(街道)及黄兴会展经济区综合文化站、203个村(社区)文体活动室、120余处村级文化广场、110个市级示范性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80个农家书屋,镇街综合文化站均达到国家一级站的标准,县域内实现了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服务联动、供需对接”,涌现了县图书馆、县文化馆、24小时悦读空间等文化地标。
文化活动百花齐放,群众“动”起来。“雅韵星沙 周末有戏” 每周五晚准时免费为星沙百姓送上经典花鼓戏、湘剧、话剧、儿童剧等精彩剧目。“星沙文旅云”线上公益培训通过数字化网络设备对全县18个镇(街道)及黄兴会展经济区进行同步互动教学,辐射人群达6.5万人次。全年推进“田汉大舞台”为主题的品牌文化活动,县、镇、村三级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76场,送戏下乡78场(创新性推进送戏进景区文化惠民活动30场)、放映公益电影2746场。全县已注册群众文艺团队63支,文化志愿者近6000人,常年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人数超过10万人次。长沙县文化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长沙县连续三届获此殊荣。
满城沁润书香。长沙县图书馆接待读者60万人次,办理读者证1.7万张,流通图书103万册次。举办全民阅读活动743场,组织图书分馆、农家书屋开展故事分享会、暑期公益培训等活动500场次,“悦读星沙”“松雅书院”等品牌阅读活动深入人心。长沙县图书馆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2019阅读推广星级单位”,是全省唯一上榜的区(县)级公共图书馆;获评“全民阅读示范基地”,是2020年全国21个获此殊荣的单位之一,也是该奖项设置以来湖南省唯一入选的区县级图书馆。果园镇杨泗庙社区杨明乐书屋、泉塘文化综合服务站书屋获评“长沙市第六批示范性农家书屋”;长沙慧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获评“长沙市第五批书香民营企业”。
文艺创作精品倍出。主题创作《生命的嘱托》《童童回家》等文艺作品19件,为疫情防控工作助力加油。
挖掘红色元素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隆冬的寒冷挡不住游客的热情:杨开慧烈士陵园前坪,千人高唱红歌,嘹亮的歌声响彻小镇天空;慧润露营基地爱心湖畔,游客三五成群沿湖漫步,感受那一份“复得返自然”的内心宁静;飘峰山上,攀爬人群络绎不绝,千年古寺钟声不时飘至耳畔……
长沙县开慧镇,革命烈士杨开慧、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的故乡,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发展"四色"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2020年,全镇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破亿元。
长沙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杨开慧、陈树湘、黄兴、田汉、徐特立等一大批在中国近代史上勇立潮头的仁人志士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出生于此。全县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红色资源共有28处。李维汉故居纪念馆、许光达故居获评“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长沙县文旅局指导镇街做好百熙文化园、陈康白科教实践基地等建设修缮工作;做好黄兴故居、许光达故居安防、消防工程;以黄兴精神和辛亥革命精神为纽带,举办湖南、台湾两地线上交流活动;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暨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文旅推介会,通过非遗展板、产品展销、长沙快板、直播等形式,全方位展示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编制《长沙县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书》,对254个文物点开展355次全面巡查。成立省市县联合考古工作队,做好机场改扩建工程考古勘探、发掘工作。
红色资源是宝贵财富。在长沙县,亮丽的“红”成为加快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瞄准“右岸经济”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
2020年年初,疫情让旅游业按下“暂停键”,长沙县文旅局出政策促消费,办活动提信心,举措频频,奋力赶追。3月15日,长沙县率先出台10条激励措施,全年整合4300万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文旅产业发展;4月23日, 长沙县推出绿色休闲游、红色研学游、茶园生态游、水果采摘游、民宿体验游等5条线路和6大夏季文旅产品;5月19日,长沙、湘潭、株洲、益阳等9个地市共200家旅行社负责人来到长沙县采风……
打造品牌,提升发展品质。去年,《长沙县民宿产业发展规划》和《长沙县乡村民宿服务质量管理与评定标准》编制完成,涌现出慧润农科新城、月亮八八、牛栏湾五号、慧润·杨祠“盈商小镇”等一大批精品民宿, “民宿+”产业正蓬勃发展。长沙县荣获“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名县”,开慧镇锡福村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湖南省唯一获奖单位。金井镇湘丰村获评“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开慧镇获评“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称号,为长沙市唯一获评乡镇。花田厝鲜花艺术小镇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沃园农场、小顽国生态农庄、龙喜水乡、田茂现代农庄、金井茶场获评五星级乡村旅游点,汉硕板仓学院、科明家庭农庄获评四星级乡村旅游点。
立体推介,擦亮全域旅游名片。“春之韵、夏之恋、秋之梦、冬之趣”四季主题节会活动精彩纷呈,推出党建、团建、工会、妇联等专线产品。举办“长沙县旅游目的地推介暨‘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2020长沙县文化旅游南昌推介会”等大型活动,全面推介长沙县文旅资源。在全市8000余台出租车、650余个小区、京珠高速星沙收费站、京港澳高速临长段及长沙捞刀河互通段进行旅游形象宣传。向落地游客实时推送文化旅游资讯。逐步建立全媒体信息传播机制,在电台开辟一镇一品专栏,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长沙县的文旅资源。
逆风突袭,成绩亮眼。202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0亿元 。“引客入县”共补助资金135.7万元,“长沙县文化旅游体育行业你消费我买单活动”,累计发放消费券约280万元,带动各类文旅产品消费过亿。
目前,瞄准“右岸经济”,长沙县文旅局正加速推进建设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让以浏阳河为纽带、以江背、黄兴、榔梨、黄兴会展区为主阵地的文化旅游示范区深入融合,愈发亮眼。同时,支持推进金井“绿茶小镇”、路口“水稻小镇”、高桥“农科新城”项目建设,力争形成具有传播效应的亮点爆点,让旅游产业更繁荣。
深化体育惠民 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2020年,长沙县文旅局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各类免费活动满足了群众需求,也让他们拥有更多的体育事业发展获得感。
设施更全。完成捞刀河水塘垸段1条4公里长健身步道、3处社区智慧健身中心、1处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在金井镇、开慧镇等部分景区投放“悦动空间”健身驿站6套,在黄兴会展经济区投放全套笼式篮球场1套,全年配送健身路径、乒乓球台、篮球架共149套。
服务做精。开展“全民健身.全民防疫”线上主题活动。暑期中小学生体育项目免费培训9个项目惠及学员1050人。两处免费开放的游泳场馆累计接待人数6135人。面向全县18个镇(街道)及黄兴会展经济区开展太极拳免费培训进基层活动,148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学员参与热情高涨。体育舞蹈培训热度不减,12个班吸引600名学员参与并结业。
赛事不断。去年,长沙县积极承办湖南省体育系统气排球赛等上级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成功举办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暨羽毛球团体赛、2020年长沙县第九届环松雅湖自行车比赛、长沙县第三十四届老年人门球赛等群众性体育赛事10余次,参与活动人数达6000余人次。
喜欢跑步的可以加入跑团,喜欢打球的可以加入球队,在长沙县,每年全民健身人数达30万人次。
踏上新的征程,立足“诗和远方”谋篇布局。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长沙县文旅局将贯彻落实“主攻强园富县、坚持人智驱动、推动产城共兴、实现融合升级”战略,进一步抓好文化遗产传承、文旅惠民优化、文旅融合创新、文旅产业提质、红色乡村振兴、五悦星沙先锋等六大工程。通过保护和深挖红色资源,提质县、镇、村三级文化阵地建设,争创“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加速建设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促进红色文化与旅游市场融合。聚焦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一批具有“星沙特质”、全国知名的文艺力作,让文化旅游体育互动、共促共荣,开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