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 | 长沙县应急管理局:鼎新致远谋发展 共赴使命保安全

  文/陈妙琼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方得玉成。在极为不平凡的2020年,全体应急管理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时刻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

  2020年1-12月,县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长沙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优秀单位”。安全数据背后是长沙县应急管理局为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所做的不懈努力。通过织密安全防范“一张网”,长沙县争当全省安全发展示范县和“排头兵”。

  “组建应急管理部不是哪一个单位改名字、换牌子,而是一次全新的再造重建、脱胎换骨。不能搞简单‘物理相加’,必须起‘化学反应’。”在长沙县,“1+1>2”的“化学反应”正在触发,各方力量和资源加快统筹协调,应急管理综合水平稳扎稳打提升,在长沙县“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建设现代化示范区”的征程中贡献着应急管理新力量。

  当好党和人民“守夜人”

  一头连着社会“安全指数”,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幸福指数”,应急管理队伍能不能肩负起历史使命,既是任务大考、能力大考、作风大考,更是政治大考、党性大考。

  “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以党建统领应急管理工作。”长沙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创介绍,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湖南省委组织部相关文件精神,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党组改设党委。2020年12月31日,经中共长沙县委批准,长沙县应急管理局党组改为党委。这是应急管理局面对新时代的新考验,更是以深化改革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增强应急管理部门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的重大契机。

  长沙县安委办充分发挥“牵头管总”作用,与县区安全生产巡查办、三年行动工作专班深度“融合”,聚焦三年行动,紧盯事故防范不动摇,综合运用协调、调度、通报、约谈等措施,对全县安全生产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价和巡查督查,切实推动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切实抓实安全生产、安全生存、安全生活,不断强化前端隐患动态清零、中端严格监管执法、末端调查问责整改“三端闭环管理”,切实推动三年行动抓小落实抓出成效,构建全县安全生产长效治理工作机制。

  只有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睡安稳觉,这是应急管理局特殊的职责、任务,辛苦但也光荣。在全县启动实施以“建设零违章、环境零污染、安全零事故、治安零发案、村(居)民零非访”为主要内容的“党建+‘五零’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将安全生产纳入“党建+‘五零’村(社区)”建设,充实镇街、村(社区)、组三级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将安全监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打造基层治理“一张网”,持续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

  安全零事故,是铮铮誓言,也是坚实底线。长沙县应急管理局坚持党建引领,将继续化危为机、转危为安,枕戈待旦,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坚守安全生产“基本盘”

  安全生产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一条不可碰触的“高压线”。保障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安全,已深深刻入应急管理人的脑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长沙县辖区内有长沙经开区、综保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园区,是湖南省产业基础最雄厚、商务活动最频繁区域之一。经济总量大,经营主体多,各类生产活动活跃,涉及安全事项错综复杂,防范事故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只有拧紧责任制链条,夯实企业主责,做好行刑衔接,才能为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托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这是长沙县应急管理局探索面对复杂局面的不变之道。

  安全在于防范。长沙县率先全省开发“一会三卡”(安全班前会,体检卡、动工卡、应急处置卡)智慧综合管理系统,将安全班前会和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三项工作可视化、数字化,实现了班前会在线留痕、隐患排查适时预警、危险作业流程可控、应急处置专业快捷。目前已推广至全县1383家工贸企业,员工注册用户达24996个。对县区3896家工贸企业开展定期评估,实施行业分类、风险定档,划分红、橙、黄、绿四级,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安全在于监管。长沙县在全县安排部署1+4+16(即1个总体方案、4个专题、16个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涵盖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多个领域。三年行动以来,全县累计排查安全隐患13604处,整改11171处,按“一单四制”整治销号重大事故隐患14处,办理安全生产案件3129起,到位罚款2448.92万元(不含交警)。

  提升应急救援“硬实力”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在长沙县,安全发展氛围越来越浓厚,应急救援“硬实力”不断提升。

  2021年1月,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传来。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与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书》。在山河智能,无人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全地形无人平台、5G遥控挖掘机等应急装备蓄势以待。在2020年湖南省应急救援技能竞赛中,山河智能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获得挖掘机操作单项团体第一名、破拆救援单项团体第一名和优秀组织奖。

  另一边,在湖南华汛应急装备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台台刚刚生产的应急装备供排水车成功下线。2020年,在科技部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该公司荣获高端装备组全省第二名。

  山河智能、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华汛应急、南方长河泵业、耐普泵业……一家家能生产应急装备的实力企业,为长沙县提升应急救援“硬实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除了应急救援装备技术支撑,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也是“硬实力”的集中体现。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长沙县聚焦“大应急”,抓强国家、地方、社会队伍。一方面,打造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主力部队,全力支持县区消防救援大队建设。近三年来累计投入3.6亿元,建立了星沙、黄兴、经开区、安沙等8个消防站(中队);整合政府和社会灭火救援资源,608个社区、物业小区、企业配备了微型消防站,构建了5分钟消防救援网络。另一方面,强化地方专业应急救援支撑队伍,建立12支镇级消防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长沙县创新投入,建立省内独有的镇街专职消防队,采购了8台应急救援车辆和一批约52万的应急救援设备物资。第一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消防员50名,分配至江背、北山、开慧、果园、金井五个点,各辐射周边一至三个农业镇。同时,扶持社会应急救援补充力量,依托蓝天救援队和相关企业的专业救援力量,建立了危货运输、危险化学品等15个重点领域共39支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拓展防灾减灾救灾“新途径”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86个试点县(市)之一,长沙县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要求,强化成果转化应用,为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截至1月20日,应急部门共完成1351条数据清查、2429条数据调查填报和数据空间标绘。

  据了解,长沙县已搭建以政府为主导,应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动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联合会商机制,各单位协同配合,共享气象灾害风险、水旱灾害、森林火灾、雨雪冰冻、地质灾害等灾害监测数据和应急管理资源。2020年共发布预警信息480余条,先后派出5批次60余人次开展了勘灾、救灾工作,发放因灾倒房恢复重建资金和灾害救助资金148.82万元,储备430万元的生活、防汛、防冻物资,为全县镇(街道)、村(社区)245名灾情信息员配备了雨衣、手电等装备。

  在长沙县,群众性防灾减灾基地建设可圈可点。先后建成以安全为主题的文化公园4个、防灾减灾体验基地6个、涵盖防灾减灾体验项目的科普E站4个。其中星沙街道消防安全科普教育馆,投资200余万元,是全省首家免费对公众开放的社区消防安全科普教育馆,场馆面积360余平方米,是集宣传、教育、体验、值班备勤为一体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馆按照每月一主题的模式,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了暑期安全、开学第一课等主题宣传活动。

  安全生产没有终点,只有起点。长沙县应急管理局将抓好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坚决落实“三坚决、两确保”,忠实践行‘三高四新’战略”,为“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建设现代化示范区”保驾护航。

  【镇街亮点工作】

  㮾梨街道

  探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千分制”管理,由街道党政领导带队开展考评工作,推动安全监管向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转型升级。

  泉塘街道

  针对“园中园”企业推进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

  湘龙街道

  探索开展区域性风险评估,创新宣传方式,推出“湘哥龙妹说安全”系列情景剧。

  星沙街道

  安全监督执法“四步走”,采取检查、约谈、培训、复查方式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黄花镇

  创新党委、政府警示约谈常态化机制,通过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警示约谈、由专家详细分析并提供隐患整改意见,督促及时排查和消除隐患问题,强化企业安全管理。

  黄兴镇

  通过企业、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安全“托管”模式,创新建立“三级约谈”制度,建立安全生产“约谈室”。

  安沙镇

  探索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将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或区域,下派到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及村(社区),要求限期回复,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开慧镇

  创新开展旅游大安全监管。坚持旅游安全领域常态化检查,做足旅游安全“四字文章”。

  果园镇

  设立防溺水“安全卫士”奖,对第一个提供线索且经核实无误的,由该镇发放“安全卫士”奖金。

【作者:陈妙琼】 【编辑:吴家齐】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两会特刊 两会特刊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