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国:聚焦“三用”书写民生答卷,提升“五度”彰显民政担当 | 落实县党代会精神见行动㉖

  ◎长沙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志国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从“弱有所扶”到“弱有强扶”,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一字之差,反映的是县委站在“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建设现代化示范区”的高度,对做实做优做强民政工作提出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全县民政系统切实将党员干部的智慧力量,凝聚到实现党代会确定的“主攻强园富县、坚持人智驱动、推动产城共兴、实现融合升级”发展战略上来,提振精气神、树立新标准、谋划新发展,把民生底线当做民政事业的生命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提升民政工作的高度、深度、温度、精准度和安全度上下功夫,打造打磨打响“三用三优三政”长沙县民政工作品牌,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推进长沙县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先行示范的征程中彰显民政更强更优担当,做出更多更新贡献。

  抓保障聚民生,坚守民政为民的初心使命。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落实兜底对象保障标准,搭建“区块链+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开展收入信息大核对,加强重点对象监测。开展“迎新春、送温暖、访民情、解民困”系列活动,把县委、县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根据群众致困原因、真实需求,因人施策、因户施策、精准施策,提高救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丰富“资金+物资+服务”救助内容,引导广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形成“一帮一”“多帮一”等机制。开展“三关三疏”关爱行动,对特殊困难群体加强走访探视、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社会融入等服务,让服务更加走心、更贴民心、更有爱心。

  抓治理促创新,夯实乡村振兴的基层基础。随着长沙县“一核三城、两轴四区”经济格局的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群众对民主权利、生活质量、精神文化等方面需求更高,我们将加快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将城乡社区建设成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三社联动”,扶持打造优质社区服务项目。加大政府购买社区社工服务力度,助推社区基层治理上台阶。坚持优化服务,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保障社区综合治理稳定,将城乡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成综合服务阵地,真正通过群众的“自治圈”,不断完善基层的“服务圈”,打造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圈”。稳步推进组级治理“三五”模式推广。全力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打造社会组织品牌。强化社会组织培育,引导支持本土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探索社会组织与其党组织同步孵化路径,促进同步发展。

  抓重点强服务,贡献县域发展的民政力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做到公办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三管齐下”、政府、机构和社会养老服务“三力齐发”、养老机构数量、质量和体量“三量齐升”、“长者餐厅”、社区智慧养老、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三品齐优”。推进公办敬老院转型升级,依托果园镇、青山铺镇等敬老院打造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加强护理型床位供给,提高养老护理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开展社区和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大力建设街道综合养老中心、社区日间照料机构等设施,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发展助餐、助浴、助行等服务,实现“床边有照护,身边有驿站,周边有服务”目标。发挥全县交通、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支持引导社会资本、爱心人士投身养老服务产业,在金井、路口、安沙等镇发展生态养老、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康养小镇等项目,努力打造“颐养康乐·幸福星沙”养老服务新高地。

【作者:王志国】 【编辑:刘果林】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落实县党代会精神见行动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