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处理能力提升6倍!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推出首个创新案例

  星沙时报讯(记者 李丹)日均处理能力提升6倍,实行24小时全天候通关,通关时间分别压缩33~50%,场站承载能力大幅提升,综合运输成本减低25%以上……近日,记者从黄花综保区了解到,园区发挥对外开放“试验田”和改革创新“发动机”作用,加快落地实施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制度的成果。目前,“邮快跨”集约化通关模式已成为长沙片区首个创新案例。该模式能更好地助力企业稳外贸订单、拓国际市场、跨越贸易壁垒,消费者 “海淘”也更加快捷。

在临近机场的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工作人员逐件将卸下的货物放置到查验线上进行查验、放行和出口。均为章帝 摄

  “邮快跨”集约化通关模式是邮递物品、商业快件、跨境电商“9610”三种通关渠道共同运营的创新管理模式,可提供邮、快、跨三大监管模式下的进出口提货、运输、申报、报关、报检、查验等一站式服务。可实现国际邮件、快件和跨境电商24小时内正常通关,能大大节省企业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满足国际物流市场的多层次业务需求。

  4月7日10时许,在临近机场的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一辆运载了湖南特色食品、五金产品等货物的车辆停靠后,由工作人员逐件将卸下的货物放置到查验线上进行查验、放行和出口。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国际速递分公司副总经理孙得新介绍,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现场除了要处理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还要处理跨境电商9610邮件,目前,三者加起来每天有3万多件。

  “以往因为货品种类不同,企业办理业务需跑几个地方。”而如今,湖南飞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靖深刻感受到了便利。其企业位于黄花综保区,通过与日本集运仓合作,大量将国内的特色食品、生活用品销售给在当地的华人。“之前货物最快也要几天才能到达日本集运仓,但‘邮快跨’集约化通关模式启动后,我们今天接收的货品,第二天就可以到日本,经营成本可节约十分之一。”

  记者在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看到,里面设置了进出口作业区、海关查验区,暂扣仓库、海关机房、海关功能用房、快递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邮检作业场所、行政区域、报关大厅等区域。同时还配有6条查验流水线、1条大型分拣流水线、1条e邮宝作业流水线。监管区还设置了海关电子卡口,依托视频智能监控等系统,不仅加强了对监管园区的管控力度,而且实现了跨境快速通关。“已提前申报,低风险无需人工查验的包裹几秒钟就能迅速通过。”工作人员介绍。

  “该模式也为公司拓宽了业务渠道。”孙得新说,去年疫情之下,公司日单量近万件。去年5月28日,公司利用该平台开辟了俄罗斯国际专线业务,短短几个月,长沙—俄罗斯出口跨境电商9610+邮路共实现申报348.78万件,货运量达2062.31吨,出口货值达1.34亿美元。目前,公司又开辟了日本、美国专线,业务量也在逐步增长。

  “‘邮快跨’ 集约化通关模式有利于打通进出口双向通道,提升邮件通关效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消费者利益最大化。”黄花综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模式的应用对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的建设发展意义重大,下一步,园区也将进一步落地实施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承接开展一批创新试点课题,为发展赋能。

【作者:李丹】 【编辑:吴家齐】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