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人的高温坚守③: 战高温,民生物资运输不断线
星沙时报7月27日讯(记者 吴婉沁 通讯员 饶志勇 龙毅)7月27日14时,长沙县气温已接近35℃,从G107拐上一条山路,依稀可见长沙县户达化工燃气有限公司的大门。货车驾驶员张军发驾车回到停车场,打开车厢门,蒸腾的热气瞬间喷涌而出,里面满满当当装着176支空燃气罐。
张军发是该公司配送站点最多的驾驶员。每天上午,他驾驶装载170个燃气罐的货车出发,途经湘龙、泉塘街道,再到黄兴、黄花镇,完成长沙县范围内四个配送站的燃气配送。每到达一个配送站,他与押运员都要协助站点人员卸下燃气罐,再装上空罐。歇口气、喝口水,马不停蹄又要赶往下一个配送站。
“货车在城区通行时间有限制,中途不能休息太久,跑完四个点最快要三小时。”张军发从事危货运输已有十余年,跑这条配送路线也有五六年,高温天气是危货运输的特殊时期,除了要在规定时间内配送完,他还要格外注意车辆安全、道路行驶安全、燃气罐轻拿轻放,避免罐体发生碰撞。
而在停车场,四五名气罐充装人员早已戴好手套、备好推车,等张军发的车一到,领班周师傅率先上前搬出4个空罐,紧接着,其他充装人员快速跟上,一车接一车往外搬送着,不出十分钟,货车车厢空了四分之一,而充装工人们的额头已经渗出汗水。
进入三伏天,尽管风扇在摇,但扑面而来的仍是热气,而燃气罐就像“刚出锅的包子”一般,隔着厚厚的手套都能感受到发热。“把气罐搬出来,全部充装好燃气,再搬回车上,完成这一车需要一个小时。”周师傅介绍,公司每天共有六车罐体需要搬运、充装,工人们平均一天要搬送1000多次,“以前,手掌上结出一层又一层厚茧,现在搬起来没什么知觉了。”
烈日下货运繁忙,只为满足民生需求。在长沙县某工地,旺合渣土有限公司驾驶员马忠正利用卸货期间乘凉休息,他刚刚完成第四趟渣土运输,这一天,他共需完成十余趟运输。
“我们从下午1点开工,凌晨1点收工,下午1点至4点是施工高峰期,我们运输也集中在这个时间段。”马忠表示,渣土运输往往一天要跑十几个来回,一天下来驾驶一百多公里,为保持体力、防止中暑,保障工地渣土运输及时、安全,每天中午12时,旺合公司23台车驾驶员统一集合,接受班前安全教育,13时准时出发,分别赶往各自的工地。
如果城市是一张立体图,纵看,是一栋栋高楼在层层建立、一家一户用上源源不断的燃气,横看,则是一台台运输车在“穿针引线”。在长沙县,无论严寒酷暑,民生运输都保持高效运转,无数“货运人”,在用自己的劳动书写着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