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瘫痪母亲8年 她用行动诠释孝道

  ◎星沙时报记者 尹理

  “妈,起来吃饭咯。”长沙县黄花镇高岸村一民居里,43岁的陈小华正在给67岁的母亲陈晓玉喂饭。瘦小的陈小华坐在床边,将母亲的头枕在腿上,用勺子缓缓地将流食喂给母亲,一勺又一勺,犹如当年母亲照顾自己时那般小心翼翼。

每隔两个小时,陈小华就要给母亲翻身,同时为母亲清洗身上的污秽。尹理摄

  母亲以身作则 女儿肩挑重任

  “我妈为我们辛苦了一辈子,现在也轮到我们来照顾了。”陈小华说,母亲的第一段婚姻并不幸福,自己生父常年酗酒并家暴,加之,因为家境困难,弟弟高烧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引发脑膜炎导致智力残疾,母亲一气之下便带着他们姐弟三人回了娘家。后来经人介绍,母亲嫁给了大15岁且有视力残疾的继父。

  “为了维持生活,我妈不仅要种地,农闲时还要经常去深山砍树换钱。”陈小华回忆说,继父家里也不富裕,好强的母亲就去学缝纫,养猪养牛,割草养鱼。日子一天天过去,姐弟三人逐渐长大,随着陈小华和姐姐相继出嫁,一家人生活也逐渐变好。

  正当生活好转的时候,噩耗来临。2013年,陈晓玉突发脑溢血,虽然被抢救回来,但是也落下了偏瘫的毛病。当时为了照顾妈妈,已经出嫁的陈小华隔三差五就要回娘家照顾。天不遂人愿,也许是年轻时操劳时留下的病根,陈晓玉又先后两次发生脑溢血,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人24小时照顾。

  “我有责任照顾好她。”姐姐远嫁无力照顾母亲,陈小华义无反顾地从夫家回到娘家常住,一双年幼的女儿抛给丈夫看管。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随后给母亲按摩翻身洗漱。做完这些,陈小华已经满头大汗,顾不上休息,她又将煮熟的早餐打碎做成流食,用勺子慢慢地喂给母亲。“速度不能太快,因为全身瘫痪病人很容易呛到。”陈小华说。

  苦难不期而遇 幸福坚持而来

  这一照顾就是8年。其间,陈小华鲜少再回自己家,因此丈夫带着一双女儿过来质问她:“这个家你还要不要!”“家肯定要,但我走了,妈妈和弟弟就没法生活了。”面对丈夫的指责,陈小华艰难地回答。

  看着陈小华毫不妥协,丈夫留下小女儿甩手而去。由于常年分居两地,最终,2018年,丈夫提出与陈小华离婚。

  离婚后不久,继父突发脑梗阻,引起多器官衰竭。“那段时间是最难的,每天连轴转。”陈小华说,继父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母亲瘫痪在家需要照顾,智障的弟弟还需要安抚。面对生活的压力,陈小华哭过,可是擦干眼泪之后,她又开始医院、家里两头跑的生活。

  陈小华就这样忙碌奔波,无怨无悔地支撑着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在陈小华的照顾下,年近80的继父平静地度过了生命最后一段日子,直至2019年10月去世。卧床多年的陈晓玉,身上没长一处褥疮,房间干净整洁无异味。

  “维娭毑,咱们洗把脸,漂漂亮亮地拍张照片。”陈小华一边哄着母亲,一边细心地擦拭着。陈小华告诉记者,因为项目拆迁,陈小华的家也在征地拆迁范围内,她正在忙着找新房子。“因为母亲,我们租房很难租,我自己也不想多次搬迁,所以目前正在准备买房。”陈小华告诉记者,最难的日子都过去了,现在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够安享晚年,弟弟今后也能有人照顾。

【作者:尹理】 【编辑:黄珂岚】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