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共同富裕” 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区|以星沙之力贡献星城之为——长沙县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系列报道③

  市党代会报告摘要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实施“数字乡村”行动,建设“智慧乡村”,改造升级农村电网,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支持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坚持“一县一特”“一乡一品”,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做好“农业+”文章,积极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一批重点镇和特色小镇。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争5年内实现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科学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理。培育壮大“湘赣红”区域品牌,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星沙时报记者 李松

  十月鎏金,岁稔年丰。

  在星沙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一片片涌动生机的良田、一座座秀美祥和的村庄、一家家铆足干劲的农企,都在释放着崭新的活力,奏响乡村振兴的动听旋律。

秋收时节,长沙县果园镇杨泗庙社区高标准农田里一片金色稻浪。章帝 摄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十四五”时期,长沙县服务于大都市区的都市农业进入冲刺阶段,农业农村工作进入创建乡村振兴标杆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

  如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创新实干,勇担使命,长沙县正阔步迈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星沙步伐”。

  聚焦高质高效

  强农工程稳住农业“基本盘”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又是一年丰收季。在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元年,9月22日至23日,长沙县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场活动,不仅展示了长沙县农村改革发展丰硕成果,也让丰收节成为促进“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图为路口镇隆平稻作公园巨型稻迷宫。章帝 摄

  丰收节期间,在长沙县路口镇隆平稻作公园的水稻试验田里,“巨型稻”以1.8米的“平均身高”迎风而立,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专程前往观摩,在这里,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重农固本,安民之基。作为三湘粮仓,长沙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1年全县落实早稻播种面积39.64万亩,平均亩产424公斤,总产量16.8万吨。2021年1-9月,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13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83%。今年上半年,长沙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近69亿元,同比增长10.2%。9月底,长沙县全面吹响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集结号”,总投资6205万元,新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长沙县春华镇万亩粮食生产基地,沉甸甸的稻穗层层摇曳,处处涌动着金色的稻浪,农民享受着丰收的喜悦。章帝 摄

  未来五年,长沙县将持续实施特色强农、品牌强农、科技强农等六大培育工程,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升级版。以产业链思维推进农业融合发展,着力推进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乡一品”、农业产业强镇和特色农业小镇建设。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实现产值14亿元以上。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十四五”期间,长沙县将着力打造全国种业创新高地,把建设“种业硅谷”作为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建强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春华实验基地,做大做强以湘研种业为代表的优势种业企业,推进春华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建设十万亩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成“稻作文化发展走廊”。

  聚焦富裕富足

  多元增收鼓起农民“钱袋子”

  秋风和煦,茶香袅袅。走进“茶乡”金井镇,如同进入“百里茶廊”,一垅垅茶林层层叠叠,如同一道道翻滚着的绿色丝带,绵延在山间。

  “浙有龙井,湘有金井。”金井镇因茶闻名,以茶振兴。“金井”“湘丰”作为“湘赣红”区域品牌,均获中国驰名商标,“长沙绿茶”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井茶产业挺进全国十强,年产值达16亿元,带动周边6万茶农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吸引年近百万名游客慕名“打卡”。

长沙县把风景变产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金井镇三棵树茶园成为长沙县的一张旅游名片。章帝 摄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增收是根本。长沙县依托美丽生态,不断催生美丽事业,做活“农业+”文章,掘金乡村“绿色经济”。

  在春华镇春华山村,72位村民成立长沙春渡水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农耕体验区、蔬菜种植区等,“村民入股办公司”的振兴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生态旅游饭。”

  “长龙鸭,城里人爱吃;诗意小镇,城里人爱来”。长龙街道湘峰村村集体经济一年增收达18万元,村第一书记唐高感慨:“一栋栋民宿成为风景、一家家企业投资落户、回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民的腰包要越来越鼓了”。

  2020年度长沙县完成集体经济总收入1.48亿元,率先全省实现全县14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

  未来五年,长沙县将加快共同富裕步伐,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人民群众福祉增进“两增”目标,持续推广哲农、湘丰、盈商小镇等九大新型集体经济模式,力争3年内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0万元以上。全力推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打造湖南数字农业标杆。积极盘活农村“沉睡”资产,让农民的资产变资源,资源变收入。

  聚焦宜居宜业

  一村一景扮靓美丽村庄

  池塘、果树、庭院……满眼葱茏;果香、花香、稻香……遍地飘香。来到长沙县果园镇花果村,这里田畴交错,风光旖旎。家门口的美丽蝶变,让村民李新耀收获“诗和远方”他感慨地说:“山清水秀,日子韵味。”

  景色宜人的田园风光,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宽阔整洁的通村公路、浸润民心的文化新风……秋风习习,走进开慧镇开慧村余家坳美丽宜居村庄,仿佛置身于乡村游乐园。村民杨佳红直呼,“一年一个变化,如今的农村生活让城里人羡慕。”

长沙县开慧镇美丽宜居村庄,农家屋舍错落有致 。李松 摄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像花果村、开慧村的美丽蜕变,是长沙县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生动缩影。数据显示,2020年长沙县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村实现100%覆盖,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37%,成功创建5个省级、32个市级、36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获评全省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2021年是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的第一年。长沙县在深化“三大革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上再发力、责任上再靠实。今年长沙县15个街镇申报创建162个美丽宜居村庄,总投资近3亿元,目前,1023个子项目已完工,项目建设推进率八成以上,全县第一批39个美丽宜居创建点正在验收。

  未来五年,长沙县将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美丽宜居村庄650个以上,30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实现美丽庭院覆盖率达60%以上。坚持产业为基、文化为魂、环境为本、群众为主、配套为要,突出抓好乡村“五化”建设,实施“数字乡村”行动,建设“智慧乡村”,改造升级农村电网,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升级版,让乡村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清清爽爽、富富裕裕,努力实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愿景。

【作者:李松】 【编辑:刘果林】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