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拆迁一线 走进群众心中|我在项目攻坚第一线·先锋人物②

  ◎星沙时报记者 刘思源

  近日,长沙县黄兴镇湘府路项目、第七批次项目在半个月内腾地100余亩,完成9个项目的清零攻坚,共签约331户。征地拆迁工作,常常被大家称为“天下第一难事”,侧面反映了这项工作的棘手。为何黄兴镇能在此项工作上干出“黄兴速度”?

  “守在一线、以身作则、实事求是、换位思考。”长沙县黄兴镇征地拆迁服务中心主任李建成道出了开展拆迁工作的“秘籍”。

  2016年,李建成就开始接触这项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的工作。他先后参与了高塘坪路、展通物流、德鑫物流、国际交流区二期、181房源用地等十多个项目的拆迁工作,并顺利完成任务。

  2019年,李建成牵头负责319房源用地项目这一全县首个“阳光拆迁”试点项目,取得了圆满成功,创造了14天签约94户的黄兴速度,成为“阳光拆迁”最好的正面教材。

李建成(中)正在与拆迁户沟通。刘思源 摄

  “李建成是一个不落屋的人”

  “李主任,又没回去啊!”10月25日晚上8点30分,刚刚给群众讲解完政策,正准备下班的拆迁干部朱世雄对从会议室出来的李建成说道。

  这句话李建成已经听过太多次了。特别是长沙县征地拆迁“百日会战”攻坚行动开始后,李建成每次都陪着加班的人坚守到最后。

  有一次已经是晚上10点多,李建成下户时看到拆迁户王言直家里难得的亮起了灯,便打电话给金凤村新上任的分管拆迁的党总支副书记周振文。“快来!王言直回来了!”

  周振文调侃道:“李主任,你不要落屋我们还要落屋咧。”虽然这么说着,可是周振文还是立马赶到现场。

  2021年,金凤村村支两委班子换届完成,主管拆迁的周振文在拆迁工作上还是个新手,彼时,第七批次城市建设用地拆迁项目刚刚启动,涉及金凤村12户,老百姓对很多政策不理解,工作推进缓慢。项目组工作人员有点士气低落,为了打好这一仗,李建成拿出“牛脾气”跟项目组一起蹲在一线,每天与村上负责拆迁的干部联系,增强他们的业务水平,很快,村干部们便熟练掌握了拆迁政策和工作方法,项目也开始快速推进。今年以来,金凤村共签约132户。

  “一定要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拆迁这项工作,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都是第一次遇到,而且这辈子可能只会遇到一次,所以我们要做到换位思考,真正替老百姓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李建成说。

  光达村拆迁户李和平家里人对政策理解不统一,人员又外出打工,很难聚齐,所以一直都没有签订拆迁协议。了解到情况后,李建成便带领项目组工作人员对家庭成员逐个讲解政策,见到李建成这么实在,李和平的女婿游凤祥主动提出自己召集家人,喊上拆迁工作人员一块聊聊。

  “就是时间可能有点晚,要到凌晨1点了。”游凤祥担心李建成因为太晚而不来,没想到李建成满口答应了下来。

  当天夜里,李和平家家庭成员都来到了现场,李建成则早已在此等候。经过一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政策讲解,李和平一家表示还需要再考虑考虑。

  “不如这样,政策你们大概也了解了,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现在提出来,我们当场解决。也省得你们来回跑。”李建成说道。

  在李建成诚恳的态度下,游凤祥站出来,游说两个妹妹李丹、李玲。

  当晚3点,李丹、李玲当场签约。李和平户其他成员随后签约。

  游凤祥评价李建成时说,“他不仅耐得烦,能力也过得硬,我们提出的疑问他都可以立马解答。人也很实在!”

  作为一名党员,李建成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善于发挥“领头雁”作用,用自身的行动,向工作人员传递一种务实的工作精神。每一次拆迁工作开展之前,李建成都要和团队围坐一起,研究吃透每一户的具体情况,以“实在精神”为突破点,以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为工作内容,稳步的推进拆迁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黄兴镇在全县“百日会战”攻坚行动中完成了7个项目的清零攻坚,腾地2199.76亩。拆迁干部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黄兴镇拆迁干部们始终坚持原则不动摇,守住廉洁底线,格按照政策和规定办事,杜绝“人情标准”“暗箱操作”,确保“阳光拆迁”“公示拆迁”,彰显了基层拆迁干部的良好形象。


  一审: 王嫔

  二审:邓芷欣

  三审:唐建兵

  终审:“百日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刘思源】 【编辑:黄珂岚】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我在项目攻坚第一线我在项目攻坚第一线·先锋人物 我在项目攻坚第一线·先锋人物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