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你心中的星沙精神⑤#黄科延:毕生追求——让群众吃上品质好的大米

【人物名片】

  黄科延

  黄科延是长沙县黄兴会展经济区出了名的“田秀才”,退休前是当地农技站站长,从事农技推广有40多个年头,先后推广稻稻油三熟制、杂交水稻等,引进繁殖推广良种,主持参与科研项目……凭着爱学习、爱钻研的劲头,帮助农户解决了许多难题。2012年退休后,黄科延舍不得离开自己喜爱的农业,又一头扎入长沙县大禾优质稻专业合作社的工作,自己承包田地,专注农业科技开发,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农业科技资讯服务。一路晋升为高级农艺师,获奖无数,曾被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长沙市农业劳动模范,三次被评为长沙县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获评科技进步奖、丰收奖等国家、省、市、县各种奖项80多次……一项项荣誉印证了他在推广农技上的成就。

你心中的星沙精神

  星沙人有奉献的精神,吃得苦、耐得烦,而且敢于攀登科学的高峰。长沙县涌现出杨开慧、陈树湘等一批革命先辈和仁人志士,我们要以这些先辈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在岗位上发出自己的光和热,讲奉献不图索取。

——黄科延

  ◎星沙时报记者 罗展

【访谈面对面】

  “这是巴斯马蒂,这是玉针香,这是佳优长晶……”走进黄科延的家里,老人拉着记者介绍起摆放在堂屋里的种子,桌上摆放了30多个小瓶,每个瓶里装着不同品种的稻谷,“这些都是我正在研究的,也有很多是我自己种植的。”黄科延告诉记者,上午他刚把一批种子种下,还在每个品种旁边插放标签,过段时间后,它们就会发芽出苗。

黄科延在田里播完种后,在每个品种旁边插放标签。 罗展 摄

  记者在黄科延的家里转了一圈,只见到处都摆放着不同品种的稻谷和种子,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院子里还种了不少果树。

  眼前这个精神矍铄的老人,今年70岁,说起农业,他津津乐道,眼睛都泛光。很难看出,他之前患有食道癌、心肌梗塞,心脏里还有八个支架。2010年,医院断定他生命只剩下3个月。但他以乐观的心态,战胜了病魔。如今,他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致力于科技帮扶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黄科延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天还未亮就去往田里查看,晚上天黑了才回家,田地里有任何变化他都了如指掌。“在家里闲不住,只有在田地里我才觉得有意思,日子过得有意义。”黄科延说,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还能动,他就会一直做下去,把让群众吃上品质好的大米作为毕生追求。

  本报记者:作为一名老农人,推广农技四十多年,您觉得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在这期间,让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

  黄科延:老话说的好,见多识广。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就是:认识了许多终身难忘的人。袁隆平院士是我的老师。许多湖南农大的院士和我共同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稻草资源综合利用”,他们之前还带着学生来到我的油菜基地实习。还有很多省、市、县领导和村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支持农业事业。

  我从1977年起大力推广稻稻油三熟制,在辖区内做了很多试验示范片,先后迎来了24个国家农业专家参观指导,同时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认可。因此,1982年,我作为“田秀才”在全县关于农业的一个大会上作典型发言。1994年,我被评为长沙市农业劳动模范。这些荣誉时刻,让我觉得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因此印象深刻。

  本报记者:农田与农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您认为,未来我们在农业方面还需要怎么发力,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完善?如何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种出优质稻谷?

  黄科延:俗话说,锄头蹬得稳,作田是老本。农村农民应该把种田看成是一项延年益寿、锻炼身体的好活动。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这里可大有作为。以前读小学时,语文书中有一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觉得,只要我们掌握了气候、季节、适时播种,科学管理,农人们就有可喜的收获。

  当前我们农人在种粮方面要改变一些观念,要把过去只重氮化肥轻农家肥、有机肥,转变为减少氮磷肥、增施有机肥,把过去乱施肥改为平衡施肥,要大力提倡使用生物有机肥,重视微量元素使用,防止导致僵苗和花而不实。在用种上,要提倡使用优质稳产食味性好的香型品种,可根据市民需求,培育更多香型水稻品种、功能型水稻品种(如降糖尿病稻谷),以及观、食两用型水稻,比如彩色水稻,既美化了环境,又提高了种植积极性,还给广大市民提供了观光的农业场地。

  本报记者:您觉得农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黄科延:当前全国都在大力开展农业乡村振兴,我们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做实事,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指示要求落实到位,层层落实责任制,把政策宣传、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不定期更新内容,给不同村组宣传不同的农业技术。

  其次,乡村振兴必须实干,为民办实事。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帮助农民指导工作。如:怎样学技术?可采取全程技术服务,提供产前产后一条龙服务。

  最后,帮助农民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农村农民房前屋后风景林的科学布局,特别是不少农户由于缺技术、缺信息,果树长势虽好但花而不实,蔬菜瓜果利用价值低,病虫害越来越重。此外还要采取对周边生态环境责任制,责任到人。

【寄语星沙】

  乡村振兴需要乡村领导真抓实干,需要科技人员参入实施,更需广大村民的时刻关注、落实完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村经济。

——黄科延

【作者:罗展】 【编辑:黄珂岚】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