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 | 宜居又宜游!快来打卡长沙县15个美丽宜居村庄
4月29日,长沙县组织开展“党建聚合力书记领航行动”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拉练活动。
观摩团深入全县15个美丽宜居村庄(社区),实地感受长沙县全域的“蝶变”之美,推进农业稳产、农民增收、农村进步,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标杆区、共同富裕示范区,为落实“强省会”战略筑牢“三农”根基,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印子屋美丽宜居村庄位于江背镇五福村核心位置印子组,村庄建设分为情系“家乡人”、共品“家乡味”、共叙“家乡情”、共谋“家乡业”、共圆“家乡梦”五大版块。村里打造了长沙县第一个乡村航天科普基地,积极推行村落景区一体化运营,推进产业兴旺带动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增收三方共赢;同时推广“稻+稻+游(油)”产业发展新模式,五福村油菜花海成为市民近郊旅游网红打卡地。今年3月以来,金银坝核心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五福村集体增收超过10万元。

位于黄兴会展经济区干杉社区的上大屋美丽宜居村庄,始终坚持“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务实理念,创新打造“村企联盟 社区红色站”,以“支部+企业+村民”三方主体共同参与村级治理,做到支部引领、企业融入、全民参与。并与辖区生鲜配送企业“钱大妈”抱团发展,建设建蔬菜直供基地,开创“以销定种”的产销结合模式,发展“订单生产”。2021年度还获评了“五星级五零”示范组。目前建设工作正在稳定推进中,计划打造特色景观10处,改造庭院27户,建设活动广场2处等。


东冲美丽宜居村庄位于黄兴镇仙人市村狮子山下,有35户村民,其中7户党员家庭、9户五星级“五零示范户”。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东冲通过修复生态、治理环境、整治村庄,因地制宜地种植花卉苗木,吃上了“生态饭”、端上了“金饭碗”,成就了“黄兴花木小镇”的美名。如今,行走在东冲,人在路上、路在林中、林在村里、绿不断线、景不断链、风景如画。


以绿色为苗,东冲种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以发展为笔,东冲从美丽风景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气质”,又在书写新的“美丽故事”。

湘峰村虎塘片美丽宜居示范点位于湘峰村西北部,地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湘峰村杨祠小镇”和茶塘村烟竹塘美丽宜居示范点之间,总体规划占地面积约367亩,总投资200多万元。示范区按照“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的总体规划要求,以智慧农业为规划核心,融入文旅产业、民宿等配套服务设施,对村域空间进行整体布局,打造田园综合文旅体验项目。同时,加大对公共区域、道路山体、小微水体的改造,集中力量打造清廉公园、村民议事厅和文化墙建设,不断提升村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银龙村圳边美丽宜居村庄位于银龙村捞刀河畔,因一条水圳穿组而过而得名,现有农户58户,与巴山子、黄狮和望江塘美丽宜居村庄及坝上美丽屋场连片。计划投资260万元,基于河道治理工程,沿捞刀河建设集休闲和文化宣传于一体的观景平台;拆墙透绿,统一规划庭院建设;发挥“农耕”优势,依托粮食生产基地、农耕博物馆打造农耕品牌,培育三产融合基地;沿大圳拓宽组级主干道,设置公共停车位,建设组级活动中心等,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建设五美“示范”圳边。



金鼎山社区全新组共有居民80户246人。居民集资建有800㎡金鼎大院,110㎡组级活动中心,配套法治广场、儿童乐园、文体中心、垂钓中心及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设备。全组的山、田、水、土等资源收归集体统一管理,实行集体共建,全民共享,组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年,人均分红约2000元/年。近年来,全新组以实现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五美与共”为目标,不断推进美丽乡村迭代升级,探索出了“全新五有”(共商共建有规、示范带动有人、民风淳朴有魂、集体经济有法、环境优美有序)的美丽宜居乡村治理模式。

高桥镇百录村大屋美丽宜居村庄共有村民32户108人。项目总投资220万元,其中党员群众自发捐资捐劳37万元。项目以创建“党建聚合力示范村庄”为目标,坚持“党建为先、产业为基、环境为本、配套为要、文化为魂、农民为主”,逐步推进美丽庭院、道路拓宽及提质改造、小微水体整治及绿化、书香高桥书屋、生态停车坪及文化活动广场等建设,积极打造集美丽生态与美丽经济一体发展的美丽宜居村庄。



“北山田园”美丽宜居村庄位于北山镇新云村,涉及5个村民小组103户312人。项目预计投资450万元,按照村集体参与、村民共建、产业先行、村民增收的思路进行整体打造:计划搭建1个乡村产业发展平台,主要开展农产品销售、文旅产业运营等业务;打通“农产品进城”“城里人下乡”2条城乡融合通道;形成“农产品销售增收”“房屋租赁增收”“劳动服务增收”“村民创新创业”4种百姓增收路径。

新华村位于安沙镇中部,下辖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80人。村里按照“科技兴农、产业强村、产业富农”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壮大花卉产业,目前已引入了艺丁园艺、星航农业等企业,生产基地面积3700亩,6栋智能温室大棚超1万平方米,提供就业岗位近400个。2021年花卉产业产值突破2.5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并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村。

董家屋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片由董家组、陈家坝组连片打造,片区内共109 户368 人。片区积极发扬支部书记带头,党员、三长做表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通过企业与乡村结对帮扶,引导村民投工投劳、出资出智、共建共享,形成了统筹发展和建设美丽宜居村庄的大合唱。今年已开启了清廉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振兴驿站等12类项目建设;片区内的大规模羊肚菌及有机菌种、有机蔬菜种植产业,已成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致富的有效手段。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面正在董家屋铺展开。



路口镇明月村彰霞组美丽宜居村庄毗邻黄兴大道北延线,地处隆平稻作公园核心区域。项目预计投资170万元,将铺排项目9个,打造美丽庭院42户,完成菜园规范整理约5000平方米,各类绿化景观设计4500平方米,高标准打造文化、党建、廉政文化公园等配套设施建设。将通过充分挖掘明月村乡土特色、农耕特质、地域特点,实现特色产业、宜居生活、美丽乡愁的有机融合;同时依托隆平稻作公园,以水稻种业产业和农旅民宿为特色,系统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成果。目前已完成投资建设100万元以上,其中农户(及周边企业)自发筹资筹近20万元。



天华村连心美丽宜居村庄位于天华山国家级AAA景区附近,涉及62户228人。项目计划投资 160 万元,铺排7个子项目,通过注重“五为”要素(产业为基、文化为魂、环境为本、群众为主、配套为要)建设,坚持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通过积极发展红色文旅产业,以刘少奇天华调查旧址、调查小道、“乡村客厅”、竹篾文化馆等为载体,打造党性锤炼、天华好菜、青山好货“十个一”品牌,发展绿色休闲产业,实现“吃、住、行、游、购、娱”集群。



双起村大圣塘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涉及35户150人,计划投资150万元,实施子项目7个。 目前,已由村民小组组长牵头,带领居民对大圣塘环境进行序化、美化,并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茶叶种植、餐饮和民宿等产业;同时对全组水体进行集中管理,组员以土地或水体入股方式参与分红,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现阶段,村庄正按照示范型“五美”标准建设,结合“党建+‘五零’村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打造既具“颜值”又有“内涵”的美丽宜居村庄。如今在大圣塘片区,民宿、垂钓、水产养殖等休闲旅游产业正在逐步兴起。



开慧镇葛家山村杨柳坡美丽宜居村庄。近年来以,葛家山村以红色文化来统领村级发展,以孝道文化来推进乡村治理,以农耕文化唤醒乡愁,以发展乡村旅游激活乡村经济,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湖南省生态村、长沙市卫生村等诸多荣誉。

井溪片区美丽宜居村庄片区位于金井镇金井社区,涉及205户649人,覆盖金井、春风、九西、金合、金西、下洲6个村民小组。片区总面积880亩,将按照3A级景区建设思路,秉持“四个一”的整体设计理念(井溪一脉、花海一色、茶禅一味、河清一源),紧扣“古”“井”“茶”“溪”四大元素,启动金井古井、古茶运码头、九溪古寺、金龙水坝、金井河风雨长廊、金福花道、党建平台、清廉广场、唐韵茗铺(文旅驿站)、井溪花海等10个项目,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标杆片区。


文案:林子祺 刘果林
摄影:章帝
编辑:刘果林
校对:黄珂岚
审核:方思静 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