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治理”两手抓,长沙县破局“停车难”
◎星沙时报记者 吴婉沁 通讯员 刘阳春 刘正君
随着机动车辆数量的激增,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网上有人吐槽:“出行最远的距离,莫过于人到了,车还在找停车位。”
如何破解这一民生难题?在长沙县,这里有着自己的有效探讨和答卷:配套大货车专区停车场,缓解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物流压力;以中南汽车世界为核心,以小切口着手化解停车难,综合治理成果正在向全县辐射;开元路高压路段破局 “微循环”,让车位“动起来”……
记者从长沙县静态交通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今年来,长沙县从群众烦心事入手,从突出问题抓起,通过重难点区域治理、新改建停车场、推进智慧停车等有效手段,打造更符合市民日常生活及停车需求的民生工程。
助力园区建设 “大车位”满足物流配套需求
来来往往的大货车穿梭不停,仿若一条“长龙”。加油、停车、卸货、装货,有条不紊地完成成千上万货物的收件及配送。
临近元旦,位于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的物流配套服务区迎来物流高峰,记者却并未看到往日的拥堵场景,这背后的“奥秘”要从车轮下这方土地说起。
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物流配套服务区是物流企业集聚地,过去由于自身配套车位有限,难以满足货车停车需求,极易造成交通拥堵。今年12月,物流配套服务区正式建成投用,全新的停车场共计开放332个停车位,其中包括100多个货运专属大车位,并提供车辆加油、司机用餐等服务,为缓解该片区交通压力、助推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提供强劲动能。
而在3公里外的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一座用地面积1.7万平方米的公共停车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作为全球进出口商品货物集散地,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未来将接纳大量社会车辆。作为配套服务项目,这座公共停车场预计于2023年4月竣工,届时将提供停车位310个,以进一步完善综保区功能布局,解决城市发展与公用设施用地稀缺矛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位于临空绿地公园的社会停车楼也在完善设备布置中,两层底下停车场和地面停车场将提供350多个停车位,未来将缓解长郡自贸临空学校以及周边住宅区、企业等停车需求。
促进行业发展 “小切口”破解停车难
“以前每天停车兜兜转转半小时,我自己都火大,更别说是要来买东西的客户啦!”李女士多年在中南汽车世界经营汽配用品店,她遭遇的停车难题,正是市场内众多商家日常经营难题的缩影。
长沙县是湖南乃至全国闻名的工业强县和智造大县,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已成长为千亿产业集群,产值和规模居湖南首位。长沙县也是汽车及零部件销售大县,中南汽车世界无论是占地面积、营业数额,还是入驻品牌、商户数量,在全国堪称一流。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该市场汇集有汽车经销商200多家,销售汽车品牌130多个,去年销量达9.6万辆。但该市场为商住结合模式,市场繁华背后,众商家及小区业主面临着与李女士同样的停车难题。区域内车辆停放量达上万台,由于市场内停车位紧缺,加上不少社会车辆乱停乱放,大量僵尸车、二手车占用公共停车资源,导致业主、客户无处停车、消防通道严重堵塞,时常造成刮擦事故。
为破解市场停车难题,长沙县今年将中南汽车世界纳入城区重难点区域范畴展开治理。由长沙县静态办组织湘龙街道办事处、社区、交警、执法等部门对停车现状进行全面摸排,结合实际情况与业内专家多番论证,最终选择在商住矛盾最为集中、停车乱象严重的K区先行先试,分时段区别管理。
在现场,记者看到,K区在原本开放的街区均增设了停车道闸,实行白天停车免费、夜晚停车收费机制。既保证了市场商户的正常营业,又解决了业主住户的停车难题,赢得好评一片。目前,该治理经验已被列选为长沙市“停车难治理”十大经典案例。
长沙县静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K区取得管理成效后,街道、社区还对R区及其他4个大区的停车设备安装进行民意征集,计划于2023年实施南侧2个区域治理,从而打造更加宜商、宜居的市场、小区环境。
此外,长沙县以改造老旧小区为契机,2022年计划改造和增设停车位777个,目前该计划已全部完成。
保障市民出行 微循环让车位“动起来”
长沙县城区的畅通“新生活”,远不止中南汽车世界。
作为主干道,开元路是长沙县“三纵五横”路网骨架网中重要的“一横”,也是长沙县西达开福区、东至浏阳市的“大动脉”。下午五点半下班高峰期,记者站在开元路路边,六车道上车流如织,但并未感到拥堵,通往车辆紧张又有序。这条“大动脉”的高效循环,得益于智慧赋能。
据了解,开元路沿线共设有9个辅道停车场,提供有263个停车位。算起来,停车位并不多,但便捷、智能、高效的停车体验,却让不少市民纷纷点赞。
星城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辅道停车场的泊位下装有的地磁感应系统,能自动记录车辆停靠时间,实现车辆的自动管理。辅道停车场施行小时计费制,通过使用经济杠杆调节停车结构,让车位“动起来”,引导车主短停快走。有了更多的可循环利用时间,市民停车自然更便利。
科技赋能让生活更美好。今年8月,“长沙易停车”APP正式上线,该平台具有信息查询、便捷支付、预约停车、一键导航、一键挪车等一站式停车服务,长沙县用实际行动下出“先手棋”:积极主动对接市级智慧停车平台,将全县172个停车场接入管理,完成率达110%,让停车更智慧畅通。
维护停车秩序 多部门联合执法更高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近几年来,长沙县委、县政府将解决“车位”问题作为民生项目大力推进,多次召开停车专题会议研究停车工作,县静态办牵头拟定《长沙县停车工作实施细则(送审稿)》,统筹协调县交通局、交警大队、自然资源局、区资规建局、星城控股集团等部门分解任务,城区五个街道配合落实。
今年,在交警、行政执法、城管等部门支援下,星沙街道摸排停车场164个,车位95119个,重点对开元路沿线辅道进行路内停车改造,有效缓解商住停车矛盾缓解;湘龙街道对湘景社区、湘润社区、湘瑞社区三个社区停车改造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后期将完成对社区停车场的改造;泉塘街道组摸排停车场120余个,停车位4 万余个,新增公共停车位172个;㮾梨街道全面梳理现有资源,积极扩建、新建一批停车设施,已规划近1200个停车位……
统计数据显示,长沙县今年共完成新改建停车场38个,完成率达127%,新建停车泊位20859个,完成率103%,以市场化、法治化、智能化手段,加快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
同时,通过加强行政执法、处罚力度进一步规范社会停车行为。长沙县行政执法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联合制定了停车乱象系统化整治行动方案,联合执法12场次,全年共查处违法停车(抄牌)5万余起,拖车锁车2900余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交通管理工作来说,群众满意度就是‘试金石’。”长沙县静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全县将重点加快停车设施建设、重难点区域治理、充电桩建设、完善智慧停车,努力实现群众便利停、智慧停、舒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