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扎根乡村,她用脚步丈量专业助人之路

  ◎星沙时报记者 张庆

  在长沙县开慧镇,有这样一位志愿者:她投身社工行业9年多,建立社工站,孵化当地志愿者组织71个,发展18支活跃的志愿者服务队;带动当地注册志愿者由零到557人,骨干志愿者293位,星级志愿者46位,累计开展150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时长累计25206小时。

  36岁,她一头扎进了社工岗位,用心服务留守儿童以及孤寡老人。

  45岁,她仍然怀揣着社工梦,一心扑在社会工作事务第一线,带领困难妇女用手织出幸福的毛线花。

  她就是湖南省首批乡镇(街道)“五星级”社工站——开慧社工站站长李柳英。

图为开慧社工站站长李柳英。均为受访者供图

  平凡中的灼灼其华

  春风乍起,草木萌动。

  春分当天,上午刚参加完县里的”推进五社联动,关爱一小一老”活动,李柳英便马不停蹄地往开慧镇赶。今天,她还有一场节气公益活动要开展。

  帮助当地的孵化71支志愿者组织、发展18支活跃的志愿者服务队……今年,开慧社工站还获评了湖南省首批乡镇(街道)“五星级”社工站,逐渐成长为湖南省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组织。

  发展壮大的秘籍是什么?面对记者这个问题,李柳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记者带到了当天的活动现场。

图为李柳英在活动中介绍开慧镇志愿服务项目。

  走进位于长沙县开慧镇葛家山村社工站,党员代表、团员代表、积极分子和爱心人士、和通超市等镇域单位齐聚一堂,加入“朝夕美好”志愿者队伍,和“一老一小”结对帮扶、定期上门联系。提供业务代办、家庭物资代买、微信视频亲情连接等爱心服务,进一步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新装修的开慧社工站内,李柳英带领孩子们学习自然文化。

  李柳英因长年累月的上户采集工作而晒得皮肤黝黑,但那双眸子却清澈明亮。她说:“社工虽然没有能力提供实质性的福利和优待,但是可以通过社工的手法将资源与村民们实现对接。”

  以爱暖心予渔助人

  “在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减少,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村‘三留守’,低保、困境、残障人士等问题制约着乡村振兴的步伐。”经过多年的基层调研,李柳英意识到,社会工作必须面对新的、更加紧迫和复杂的、要求更高的民生问题,并作出更加有效的回应。

  她发现,残疾人、留守妇女等弱势群体拥有一颗积极向上、向善的心,但苦苦找不到就业岗位,光靠政府的兜底保障,很难让生活有新的起色。

  于是,她通过依托开慧镇及周边乡镇红色资源,将红色的革命精神融入到新时代女性文创手工产品中,创作了“棉花坡上开满映山红”等系列产品。

李柳英带领小小志愿者在景区义卖困难群体编织的毛线花。

  当地困难妇女群体可以通过该项目居家灵活就业,拓宽致富增收渠道,帮助增收万余元,李柳英介绍,通过非遗手工编织带领弱势姐妹们创业创新,优化商业及公益资源,助力了乡村振兴。

  在爱中行走的人

  打开李柳英的个人公众号:开慧行走的社工。“我是社工——社会工作者,有人说,社工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更是走出来的,用脚去丈量专业助人之路,一路同行”。简介上只有短短的3行字。正是这张简简单单的文字,勾勒出李柳英持续9年的公益之路,给无数家庭带去安心和温暖,用生命影响生命。

李柳英发起的“霞姑妈妈”信箱,陪伴留守儿童共成长。

  《关于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的建议》《关于推进社会工作的发展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关于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的建议》……除了社工的身份,李柳英还是一名市人大代表,通过多年的基层社工工作经验,她撰写了十多份关于社工和行业发展的建议。如今,在李柳英的倡议下,社会工作群众工作方法成为基层工作人员的第一课,拥有2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时成为多地入党的试行条例。

李柳英和孩子们在一起。

  李柳英称自己为“全职公益人”,是因为她觉得“社工”这个岗位是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一个桥梁。

  “我热爱的职业,就值得我继续坚持。”李柳英说,组织上入党一生只有一次,但思想上入党需要用一辈子来诠释。她想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继续“宅”在开慧,利用专业特长和社会联动的优势,让每一位家乡人感受到大爱小镇的温暖。

【作者:张庆】 【编辑:黄珂岚】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