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科普|“高冷”又“亲民”的测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测绘科普
“高冷”又“亲民”的测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023年8月29日——第二十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
“小度小度,导航去松雅湖。”
“好的,正在为您规划去松雅湖的路线,现在开始导航。”
这样的对话场景每天都在发生,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APP已经成为装机必备,电子地图的时代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这种便利背后是庞大的测绘数据支撑。
作为一项自夏朝有典记载的工作,测绘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依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3年8月29日
是第二十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
今天,来一起get测绘的相关知识
↓↓↓
测绘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把实际的东西,例如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等通过各种设备按照一定比例画到图纸上的过程,反之,按照图纸上的内容,按比例搬到现实中,这个过程就是测绘,最常见的就是地图的应用。
测绘是一门十分专业和复杂的学科,它既“高冷”又“亲民”。
●在国家层面,国家重大项目工程建设、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智慧城市建设、应急监测、精准扶贫等都有测绘提供保障;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能准确无误落在月球表面,“奋斗者”号、“蛟龙”号能顺利下潜至11034米以下的马里亚纳海沟,测绘的重要保障服务非常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基础地理信息测绘使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湖泊面积有多大、海岸线有多长等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回答;电子导航地图不仅为一批物流企业或移动出行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体化、智能化的出行服务,极大方便了公众的生活。此外,测绘还广泛应用在古建筑修复、古文物修复等领域。
●对于青少年而言,了解测绘要从认识地图开始,每张地图的背后都离不开测绘人的努力。一张标准的中国地图不仅仅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更是我国国家主权的代表,一点一线皆是我国的大好河山。加强国家版图意识宣传,规范标准地图的使用,要从青少年抓起。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两端跨度约5500千米,东西两端最大距离约5200千米,东西时差达4个小时。领土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南端到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的抚远三角洲,最西端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两端跨度约5500千米,东西两端最大距离约5200千米,东西时差达4个小时。领土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南端到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的抚远三角洲,最西端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
“问题地图”主要指存在危害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和利益等严重问题的地图。“问题地图”的常见错误有:①漏绘钓鱼岛、赤尾屿;②漏绘南海诸岛;③错误表示台湾省;④错绘藏南地区国界线;⑤错绘阿克赛钦地区国界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