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雅湖观潮|以松雅湖之名,把最美生态留给“最强大脑”

长沙之东,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再现大动作。

12月26日上午,长沙县松雅湖未来科技城多项重大建设项目集中开工。

一个县城,要建一座“科技城”,这在全国并不多见。

长沙县,执着于创新研发,意欲何为?

其实,“科创”这一名词,这片土地并不陌生。这里有完备的产业体系,人才、技术、产业、平台都有厚实积累,然而,跨过“2000亿GDP”门槛后,无论是传统产业焕发新生,还是新兴产业破茧成蝶,其科创沃土均急需进阶升级。

这是一场关乎未来的战略抉择。

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说过,“把最好的地段留给科创机构,把最好的环境留给科创人员,把最好的服务留给科创企业。”

星沙,不但听进去了,还更进一步:以松雅湖之名,把最美生态也留给了“最强大脑”。

风起

逐梦“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在星沙,不是刚开始,而是早已迈开步伐——

去年五月,《长沙县松雅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就已正式出炉。根据规划,将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一东一西、遥相辉映,以打造“西有岳麓山、东有松雅湖”的国际科创高地为使命,推动长沙进入“科创双城”新时代。

三十而立的长沙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占长浏宁的半壁江山,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37家,总数占全省的1/13、全市的1/6。

“年轻”的科技城内,升腾起澎湃生机,松雅湖未来科技城路网建设项目、毛塘铺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长沙县松雅湖产业配套项目、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整体提质项目建设正酣。

从这些集中开工的项目里,松雅君读出了不少信息:

产城融合是主基调——

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相辅相成,解决民生问题与推进经济建设紧密相连。除了在产业上拥有众多“造血引擎”,未来科技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是一往无前。

科技城区域建设用地与蓝绿用地比为6:4,要打造“四分生态六分城”的城市空间,要建设的是一座蓝绿相交、水城相融的公园城市,以优质生态资源汇聚科创产业和人才。

绿色发展是主旋律——

行走在长沙县,不仅能看到三一、铁建、山河等工程机械巨头,也能看到蓝思科技星沙、㮾梨、黄花三大研发生产基地深耕智能制造,丽臣奥威打造能源管理体系、在节能减排上寻求突破;还能看到譬如航天凯天、圣湘生物科技等增量企业在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开疆拓土。

美丽的松雅湖畔,高质量发展的马达声正连成潮音。

云涌

观松雅湖烟波浩渺,看星沙印记愈发闪耀。

这里是当之无愧的科创高地。世界最高泵送纪录、世界最长混凝土泵车、世界最大上回转塔式起重机、世界最大旋挖钻机、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全球工程机械50强,星沙独占4席;全球“灯塔工厂”132家,中国独占50家。其中,湖南两家,三一和博世,都在星沙。

从2021年至今,长沙县、长沙经开区紧紧围绕发动机、液压元器件、变速箱和减速机、传感器、电控装置、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和项目,补短板、破“卡点”,在增量上做文章,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的创新生态。

“云”腾星沙,向湖而生。此时此刻,星沙更以松雅湖之名,打造最美科创生态,引全球菁英,布下创新之局。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紧扣五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发挥园区科技创新主阵地作用,形成“产业+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全方位、全链条、定制化企业培育服务机制。2022年,长沙县高新技术企业达1037家,同比增长31%,创新主体数量列四区县(市)第一,在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中位列第六。

以高能级平台汇聚顶尖人才。星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长沙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信通院中南研究院……随着重大创新平台的建设,目前长沙县人才总量已占全市的1/4,拥有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3人、长沙市高层次人才669人。

在此期间,越来越多“隐形冠军”在星沙出现:目前,长沙县共有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9家,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5家,其中国家级24家、省级96家、市级95家,数量和质量稳居中西部第一。

聚力研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星沙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起一个活力奔涌的技术创新体系。

势成

一座未来科技新城,足以看见星沙雄心。

长沙县,是长株潭“人”字形科创走廊的起笔之处,也是融汇之处。

“年轻”的松雅湖未来科技城,凭借自身先天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强化“城际联动”,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湘江科学城联动协同发展,实现价值共创、利益共享。

其时已至——

从松雅湖未来科技城概念提出至今,规划设计经过多轮优化。“3+2+6”三级规划体系建设已经基本成形。

总体规划通过县政府批复,概念性规划、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初步成果;控制性规划、城市设计成果稳定;综合交通、给排水、水利防洪、电力等专项规划和新型产业用地、轨道交通等专项研究通过专家评审,已纳入在编控规。

其势已成——

长沙县明确提出,要打造“1+3”区域创新格局,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彰显星沙担当、贡献星沙力量。

“1”是一个核心,打造以松雅湖未来科技城为创新核心区。

“3”则是三大科创产业承载区——长沙经开区、自贸临空区、自贸会展区。

“1+3”正是星沙加快建设自贸区长沙片区集聚区、服务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科技力量体系架构。

未来已来——

按照“三年成形,五年成城”总体目标,松雅湖未来科技城先期开发水渡河片区(起步区),重点建设松雅湖东片区(核心区),三年完善配套设施,五年实现新城雏型。

截止目前,已建成安沙大道一期、兴联路(金安大道)二期、毛塘区集中整治(X002)、东十线、茶塘南片支路网及省人医(星沙院区)等重点项目。

招商引资方面,未来科技城已落地招商项目11个,其中已摘牌项目6个,已开工项目3个。望新集团总部、永旺梦乐城、琨基集团总部等一大批项目已开工开建,其中永旺梦乐城项目有望年底前实现竣工验收。

新城,新路,风起云涌。

披荆,斩棘,以松雅湖之名。(记者 任凭)

【作者:松雅湖观潮】 【编辑:李桐丞】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