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漂族”在星沙,都最好

让“老漂族”在星沙,都最好

长沙县民政局激活社工力量,拓展随迁老人“生活圈”“朋友圈”“志愿圈”,化解社区融入之难

◎星沙时报记者 柳峥 通讯员 饶红稳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孙辈而离开原本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地方生活,他们被称为“老漂族”。“老漂族”还有另一个名字——“随迁老人”。

漫画/时宽玉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入星沙主城区,诸多不适和挑战也随之而来。面临原有社会网络断裂、新社会关系尚未建立的困境,“老漂族”需要克服语言不通、育儿观念分歧、归属感缺乏等问题,而这些都关乎他们的生活质量。

为此,长沙县民政局充分发挥基层社工站(室)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从文化参与、社交参与、公益参与三个方面着手,拓展随迁老人“生活圈”“朋友圈”“志愿圈”,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指数,让随迁老人能够真正融入长沙县这座幸福之城,成为社区的一员。

社工走访社区随迁老人。均为县民政局供图

适应“生活圈”

找寻“归属感”

“蔡阿姨,上次上完‘社区地图课’,回去有没有复习呀?现在您对周边应该都熟悉得差不多了吧。”近日,长沙县长龙街道长界社区社工室的社工聂颖像往常一样走访社区随迁老人,了解随迁老人情况及需求,同时上门为居民宣传防电信诈骗、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聂颖提到的“社区地图课”,是去年11月在长龙城市驿站开展的“畅享幸福生活”随迁老人社区融入小组——“你我的家园”活动内容,从每一条路到每一栋建筑,再到平时可能去到的社区医院、银行、公园、公交站等地,社工通过文字介绍、图片展示等方式,带领老人们逐渐熟悉周围的环境。

蔡阿姨今年65岁,去年5月份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迁到本地,与儿子一起居住。由于言语不通,想了解周围环境却无从下手,只能整天坐在家里发愁,社工室的这次活动正如一场及时雨解了蔡阿姨的燃眉之急。

随迁老人来到新社区,最需要的是生活上的便利与舒适。为此,社工们前期经常入户对随迁老人进行探访慰问,了解其身体状况,鼓励老人出门活动,多和他人谈心,激发和调动随迁老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聂颖告诉记者,除了“社区地图”,该社工室还将“医保购买指南”“社区通讯录”“长沙话实用宝典”等实用资料做成一份“候鸟关怀包”,从日常购物、医疗保健到休闲娱乐,提供详尽的指引与帮助,让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

社区支持网络引导随迁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开拓“朋友圈”

丰富“人情味”

在随迁老人群体中,还有一部分属于鳏寡老人,即便来到子女身边,依然难以排遣日常生活中的孤独感。2021年8月随迁到长界社区的王娭毑今年83岁,左眼失明,老伴过世十多年,目前跟儿子儿媳一起住。

由于不熟悉外界环境,加上眼睛问题,王娭毑平时不爱出门,偶尔吃了晚饭会下楼散步,可每次下楼,又不知道跟谁聊天。“不像在老家,左邻右舍都是熟人,大家都说得上话。”她不喜欢住电梯房,更喜欢老家敞亮的前坪和院子,“一开门就能到处去,多方便”。

社会交往是随迁老人融入社区的关键一环,是建立情感认同的关键。为解决王娭毑这类老人们的困扰,社工室建立以社工为核心、以楼栋居民代表、社区志愿者为主要力量的社区支持网络。楼栋居民代表负责收集本楼栋随迁老人的信息,确保随迁老人第一时间有人关注,引导随迁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消除孤独感,感受人情味。

“我们这个年龄再重新建立朋友圈很难,没有多余的时间,别人也未必跟自己合得来。”这几年王娭毑没有认识几个新朋友,起初并不看好社工们的想法,但在子女的鼓励下,她也不排斥尝试走出去:“有说得上话的还是可以认识一下。”

线上组建随迁老人微信群,线下依托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城市驿站等场地,为随迁老人打造社交空间,组织开展系列社交活动,提供“有地去、有话聊、有友聚”的健身、绘画、下棋、阅读等文化休闲活动环境。如今,老人们的新“朋友圈”打开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向星社区社工室成立“余热映初心,情暖夕阳红”随迁长者志愿小组。

共建“志愿圈”

提升“价值感”

“6点早起做饭,饭后老伴送老大上学,我送老二去幼儿园,回来的路上买点菜,上午忙活些家务,午饭后看看电视,下午不到四点去接孩子放学,再准备晚饭。”泉塘街道向星社区的廖阿姨告诉记者,这是她和老伴刚来星沙的琐碎生活。

老年人从“被需要”中找到精神价值,然而周而复始的机械生活却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背道而驰。随迁老人们的生活是否有另外一种可能?向星社区社工室给出了生动诠释。

年初,向星社区社工室成立了“余热映初心,情暖夕阳红”随迁长者志愿小组,社工们为组员普及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内容,并引导组员共同策划社区公益集市新春活动。廖阿姨在活动中忙得不亦乐乎,她表示:“能为社区发一份小小的光和热,真的很有意义。”

“每一位随迁老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特长,我们从优势视角出发,并引导、发展他们成为社区志愿者,特别是发挥有特长的随迁老人作用,成为社区志愿服务力量,提升随迁老人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向星社区社工任雨聪说。

公益参与是提升身份认同的有效途径。如今,在社区交通劝导、安全巡查、文明宣传、儿童关爱等志愿服务中,都有他们的身影,这样的“志愿服务圈”不仅提升了随迁老人的社会参与度,也让他们在新社区中找到了新的角色与定位,促进了对自我的价值认同。

“让‘老漂族’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让每个老年人都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是我们的共同愿景和奋进方向。”长沙县民政局负责人表示,除了专业社工力量,也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参与,让更多老人在长沙县这座幸福城市一切都最好。

【作者:柳峥】 【编辑:彭柯】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