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采勿买勿食!长沙县食安办发布野生有毒蘑菇图鉴

◎星沙时报记者 高慧浈

炎炎六月,雨水充沛,野菌疯长,其中其中不少看起来“新鲜又美味”的野生蘑菇令人“蠢蠢欲动”。为此,县食安办发布野生有毒蘑菇图鉴,提醒广大居民朋友:野生有毒蘑菇类型丰富、毒性成分复杂、往往与无毒野生蘑菇混生,极难辨认。珍爱生命,远离野生蘑菇!

其中,还有几种野生毒蘑菇,需要特别提高警惕:

①“蘑界影子杀手” ─ 青褶伞

青褶伞(Chlorophyllum molybdites)是我国造成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见的毒蘑菇,它的别称有大青褶伞,铅绿褶菇等。可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包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图为青褶伞。

近年来,与青褶伞形态上极为相似且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变红青褶伞和球盖青褶伞也造成多起胃肠炎型中毒。同样需要引起关注!

图为变红青褶伞(左)和球盖青褶伞(右)。

②“蘑界假羊肚菌” ─ 毒鹿花菌

毒鹿花菌(Gyromitra venenata)俗称:假羊肚菌。毒鹿花菌与羊肚菌十分相似,春季和初夏生长最为旺盛,最大的特征为菌盖部分(子囊盘)呈不规则脑形,红褐色、紫褐色或金褐色、咖啡色或褐黑色,幼时光滑,逐渐多褶皱,粗糙,边缘部分与菌柄基本不连接。而真正的山珍:羊肚菌的菌盖部分(子囊盘)呈现圆锥状至钝锥形,表面有许多凹坑,呈现羊肚状,边缘部分与菌柄连接为一体。

图为毒鹿花菌。

③“蘑界金牌杀手” ─ 黄盖鹅膏

黄盖鹅膏(Amanita subjunquillea S. Imai)俗称“黄罗伞”,是我国著名的造成急性肝损害的剧毒蘑菇之一。其最大的特征为 “头戴金盔(黄色菌盖),身披金甲(黄白色菌柄),腰系白裙(菌环),足蹬战靴(菌托)”,但偶尔也会出现灰白色的“银盔杀手”!

图为黄盖鹅膏。

④“蘑界黑白双煞” ─ 灰花纹鹅膏和裂皮鹅膏

灰花纹鹅膏(Amanita fuliginea)和裂皮鹅膏(Amanita rimosa)是广泛分布于我省各个地区并且经常成双成对出现在同一片阔叶树或者针阔混交林的剧毒蘑菇。因其一黑一白而被称为“蘑界”的“黑白双煞”。生长时间为5月中下旬至7月底,偶尔可持续至9月。这两个黑白分明、小个头的剧毒蘑菇具有和其他剧毒鹅膏一样的特征“头上带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

图为灰花纹鹅膏(左)和裂皮鹅膏(右)。

⑤白色恶“蘑”─ 日本红菇和多汁乳菇

日本红菇(Russula japonica),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的白色蘑菇,可以导致严重的胃肠炎型中毒。日本红菇与可食的石灰菌(百姓俗称,颜色为白色的红菇类蘑菇)外形极其相似,极易误采误食,通体表现为白色至污白色,菌盖中央常下凹,幼时边缘常反卷,菌褶很密,菌柄很短,可总结为“白蘑菇,小短腿,盖下凹,边内卷,褶密排”。

图为日本红菇。

辣味多汁乳菇(Lactifluus piperatus)和长绒多汁乳菇(Lactifluus pilosus)等多汁乳菇属蘑菇,与日本红菇类似,也是白色的可以导致胃肠炎型中毒的毒蘑菇,分布于我国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地区。此类多汁乳菇与日本红菇的主要区别是受伤后流出大量白色乳汁,味道辛辣至极辣!

图为辣味多汁乳菇(左)和长绒多汁乳菇(右)。

⑥“蘑界火王”─ 亚稀褶红菇

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华北南部地区的灰色至灰黑色的剧毒蘑菇。由于该种伤后或者干后会变得像火炭一样黑,因此与可以食用的稀褶红菇(Russula nigricans)和密褶红菇(Russula densifolia)被老百姓统称为“火炭菌”。该种可导致横纹肌溶解,是我国引起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剧毒蘑菇之一。亚稀褶红菇、稀褶红菇和密褶红菇受伤后均先变为红色,后变为黑色。完全干燥后稀褶红菇和密褶红菇完全变为黑色,而亚稀褶红菇至少部分菌褶不会变为黑色。

图为亚稀褶红菇(左:受伤前,右:受伤后)。

特别要提醒的是

如果不小心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后

没有特效解毒药

且致死率极高!

请务必牢记:

野生蘑菇有毒

勿采勿买勿食!

【作者:高慧浈】 【编辑:蒋亦子】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