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揽金百万 福临竞逐研学“蓝海”
三个月揽金百万 福临竞逐研学“蓝海”
长沙县福临镇通过研学赋能“文旅+”,打造农文旅发展的又一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星沙时报记者 刘思源
“研学旺季过去不久,我们就迎来了另一个旺季。”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长沙县福临镇福临盟农文旅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福临盟)的工作人员没有休息,全国各地的10余个团队来到福临开展红色培训。
“进了7月,来福临开展红色培训的团队很多,我们根本忙不过来。”福临盟相关负责人王博说。
据统计,在今年4月到6月的研学季中,福临镇接待中小学生超过1万余人,党建红培研学0.8万人,营收100万元,带动文旅消费营收300万元,打造了“文旅+研学”品牌。
以资源为轴心
打造精品研学基地
近日,福临镇迎来了百熙二小600余名学生。他们在激昂的鼓声和大家的见证中,迈过成长门,用笃定的步伐迈出成长路上坚实的第一步,并在成长之树上留下属于自己的颜色。
“十岁成长礼是中国传统‘八礼四仪’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仪式。”王博介绍,成长礼可以让孩子们在满满的仪式感中意识到自己即将走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亲手制作生态瓶,感受保护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在池塘里摸鱼抓虾,了解水生动植物知识……此次研学课程将最受青睐的自然科普类课程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一主线串联起来,成为研学旅游创新实践的一抹生动缩影。
“在逐渐‘卷’起来的研学旅游市场,不断探索‘新风口’下的新产品,构建研学旅游的多元体验场景,已成为业内共识。”福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福临镇一直在积极探寻以整体思维打造研学场景,不断拓展研学旅游的内涵。研学课程不仅有好风景、好体验,更融入优质内容,提升孩子们在校外课堂的收获。
福临镇坐拥影珠山4A级景区、陈树湘故里旅游区、白马湖湿地等丰富的文旅资源,具备良好的研学开发基础。2023年,福临镇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以乡村产业融合为目标,重点打造23万平方米的白马湖研学营地,配套建设了白马驿站、白马书院、大本营等场地,具备了同时接待1000至1500人的研学团队。并结合本地的红色教育、非遗文化、农耕体验等内容开发了46堂特色研学课程,形成了吃、住、学、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研学体系。白马湖研学基地荣获长沙市第七批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称号。
以产品为核心
提升研学影响力
近些年,在政策利好和“双减”背景下的研学游市场,热度一路“狂飙”。据数据显示,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在2023年超千亿元,预计2026年将超两千亿元。
广阔“蓝海”吸引各个地方布局研学市场。福临镇身处发展大潮中,该如何抢占先机,乘风而上?打造品牌、设计精品线路、开发特色课程、提供优质服务,福临镇用实践探索出一条特色文旅+研学之路。
结合景区整体化打造,福临盟与业内头部旅游企业合作,设置专业研学课程研发小组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参照不同学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挖掘福临本土红色文化,持续开展全产业链研学课程的开发,探索出游有所乐,学有所得的研学产品。
——依托陈树湘故里旅游区,通过参观陈树湘文化广场、行走“忠诚之路”、真人CS等,打造传承红色基因、沉浸式体验等课程体系;
——依托白马湖生态研学营地,以场景体验,整合微生物观测+水质净化、生态瓶制作、生态环保大讲堂、射箭、种植蔬菜等,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想、有所悟;
——依托乡村文化场景,开展“火焙鱼”制作、砌瓦、手工木筷制作、手工水波扇等体验活动,延伸出劳动教育、非遗文化体验等特色课程。
形成各具特色红色教育、生态和自然教育、文化传承与保护、农业农耕创新学习、户外拓展训练五大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相互融合。
“将书本上的知识融入进现实场景里,形成了教育的闭环,我们希望学生们在回去以后都有自身的感悟。”王博表示,要做好研学,精准对标需求,做优课程产品,塑造多元场景,缺一不可。
“宣传同样是做好研学的重要一环,在现在的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张水湘对此深有感悟,为此,福临镇建立新媒体的宣传矩阵,打造福临镇、湘遇福临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小红书等;定期根据节日、节气、节点策划活动,进行招募,通过宣传策划推动影响力出圈。
以市场为靶心
培育主体聚合力
在“星城无处不飞花”2024文旅消费季暨“说走就走趣星沙”春来福临研学活动现场,福临盟与4家研学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启动“向着春天热辣成长”万名学子研学旅行“趣”福临活动,组织学生前往福临镇赏花登山、参观故居、体验研学营地等,助推镇域研学旅游快速发展。
坚持市场导向,福临镇建立研学旅游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村集体公司福临盟农文旅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为提升研学体验,福临盟招募专家担任顾问,发展镇域内非遗传承人、优秀教师、导游讲解员20余人担任研学导师,壮大课程开发、研学指导师等专业力量。
在此基础上,公司强化与旅行社、研学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为福临研学游市场注入澎湃的新动力。截至目前,福临盟与多家旅行社达成合作,客流量源源不断。人潮持续涌入的同时,也进一步带动了景区餐饮、文创等行业的旅游消费。据统计,4至6月,福临盟已经接待了30余批次的研学团队;接待了40余批次考察、学习、培训团队。
“作为一个新研学基地,春季研学是我们的一次探索尝试,效果超过了预期,这为我们秋季研学打下了坚实基础,从市场反映的口碑来看,秋季研学人数我们预计将突破2万人。”福临镇党委书记陆宇充满信心,福临要通过研学赋能“文旅+”,打造农文旅发展的又一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