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供水服务高质量
◎星沙时报记者 杨源 吴涛 通讯员 陈琳玲
“轻点鼠标,清水送到千家万户!”近日,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沙水务”)调度大厅内,透过大屏幕,各项供水指标数据清晰可见,通过操作电脑,即可完成各环节工艺流程。
近年来,在新质生产力加持下,星沙水务集团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实现对水资源的智能感知,对管网进行精细管理,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让供水和用水过程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高效。
科技创新助力降本增效
每天,在星沙自来水厂,来自水源地的原水经过十几道工序变为清澈的自来水,源源不断流向供水管网。
过去,水源地状态因季节天气千变万化,制水过程也要随之调整药剂投放剂量,保证出厂水质达标,需要复杂的人工监测操作。现在,一套创新的“智能投加”系统让这一过程变得更简单、高效、快捷。
根据以往的生产数据和实验对比,星沙水厂自主研发了一套算力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控制算法和模拟人工的操作方法,梳理出一套完整的药剂投加系统。“系统可根据各生产环节的实时水质数据,精准计算出各环节所需的药剂投放量,并自动调整设备进行药剂投放。”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投加”系统不仅使出厂水质各项指标相比过去更加平稳,制水过程的生产成本也有显著下降。
在星沙水务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数据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大屏幕上展示了星沙水务正在搭建的智慧水务应用体系中的多个系统,包括生产数据分析、安防系统、自动化控制、管网分区漏损控制、DMA分区建设、二次供水管理等,涵盖了智慧生产、智慧管网、智慧服务的全面运营信息,利用大数据构建了一个生产、运行、维护、调度、服务全方位、全过程的管控监平台。
“从前我们是被动地接收用户反馈的管网破损信息,现在我们是主动出击。”星沙水务技术中心副主任邱荣奇介绍,通过实时更新的数据,得以实现对所有厂区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充分保障水质、水量和水压要求,确保星沙水务的生产安全、经济、合理,实现生产管理的数字化。
电子大屏之后,是大量的设备更新和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星沙水务在供水范围内免费安装了四万多块智能水表、1339个智能消火栓、98个智能取水栓、分区安装智能水质监测计。系列智慧应用让星沙水务的产销差管理更加精细,及时发现漏损和异常,保障供水和用水安全,主动帮用户解决用水问题。
优质服务带来便捷高效
在传统的水务管理模式下,市民办理水务相关业务往往需要前往服务大厅,耗时耗力。为了提升服务效率,改善用户体验,星沙水务开发了集在线查询、供水报装、信息修改、缴费、报修、等功能于一体的网上营业厅。
“以前每个月都要去服务大厅排队交水费,现在有了网上营业厅,我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缴费,真是太方便了。”星沙市民张先生说。从星沙水务微信公众号进入网上营业厅,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供水相关的各项业务,单位报装仅需2步就可以申请完成,用户提交申请经审核后将会在0.5个工作日内主动联系用户,协调后续事宜。
网上营业厅开通了线上报修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线上报修,绑定水表报修只需要简单描述问题,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用户信息及时到达用户家中;非绑定用户需要输入联系电话和简单的问题描述,工作人员会尽快联系,了解情况及时处理。
在新建设供水管网方面,星沙水务采用环氧树脂外防腐钢管新材料提高防腐性能,延长管道使用年限。为了减少施工对于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星沙水务在多个工段采用非开挖不锈钢内衬技术进行老旧管网改造,该技术开挖面积小,不影响周边的绿化带、建筑物和光缆等,也不需要协调封闭道路交通,因此施工成本显著降低,施工工期也相应缩短。
低碳绿色覆盖全产业链
新质生产力的“新”,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创新,更体现在发展理念的更新。星沙水务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产业链的延展和业务模式的创新,实现了从传统水务企业向综合环境服务商的华丽转身:
星沙水务和湖南筱豪合资成立东方筱豪公司,进入光伏新能源领域,在多个厂区建设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城北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年发电量约为155万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58.8吨。
城西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年发电量约为136.73万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20.6吨。星沙污水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年发电量为267.17万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818.6吨。
城南污水厂5.07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也在今年实现投产。在“水务+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的推动下,星沙水务不仅大幅降低了能耗和运营成本,更为实现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了力量。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深入应用,星沙水务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运营效率,更在服务质量上实现了新飞跃。星沙水务将以创新科技为驱动力,继续推动企业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目标迈进,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为市民提供更优服务,为优化县区营商环境贡献更多水务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