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变“资产”,存量变“流量”
星沙时报9月13日讯(记者 宋彬彬)9月13日,记者来到新长海广场前坪,实地查看长沙县泉塘街道探索创新项目资金使用方式后的效果。该街道改变财政资金无偿投入、政府兜底的传统模式,建立基层治理项目“资金池”,探索共享资金机制,变无偿拨款为启动金注入,通过拨款一次,使资金变“资产”,存量变“流量”,实现财政资金的滚动支持、循环利用、效益最大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解决财政投入基层治理领域后成果不持续等问题。
在新长海广场前坪,记者只见停车场地面清爽,标识标线清晰可见,还增设了一个居民休闲区,数位居民正在此纳凉休憩。停车场旁的果心缘店主罗红香告诉记者,她在此开了4年水果店,改造前,这里不仅停车难,且地面坑洼不平,只要下过雨,顾客一个不注意,就会有积水溅出弄脏裤腿,行人从行驶的车旁经过亦是如此,居民和店主们对此反映较大。
泉塘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街道辖区老旧楼盘较多,类似的反映不少。按道理,停车场归物业管理,应由物业出资改造,但若让物业管理方一下拿出数十万,颇不现实,且需要协调商铺、住户、群众,工作量大,物业也感到力不从心。然而财政资金有限,若全要财政兜底,街道也是有心无力。
为此,泉塘街道去年探索创新项目资金使用方式,在居民问题反映集中,城市管理及文明创建整改需求集中的地方,选定了新长海广场前坪停车场、金科前坪停车场、佳美紫郡小区商铺外围停车场作为首批探索创新项目资金使用方式的3个项目。
同时,街道、社区通过与物业管理方签订合同,约定政府先行出资对停车场、便民广场等进行提质改造,由物业收取停车管理费,待物业根据经营状况在2-5年内分阶段返还该笔款项至社区,再由社区利用此笔款项再次投入其它项目,以此循环往复,让财政资金滚动支持、循环利用,实现社区共建共享共益,全面提升人居环境。
据悉,去年4月、8月、11月,金科、新长海、佳美紫郡三个停车场相继动工,分别新设了65、143、80个停车位,目前已全部完工,不仅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还提升了“15分钟生活圈”品质,成为了该街道在文明创建中的靓丽风景,更让在此居住、来此消费的市民们体验感越来越好。
“我们规定这笔钱主要用于提升小区品质、社区环境治理,既不可用作他途,也只能投进有一定经济规模的靠谱项目。”泉塘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资金能够用得好、管得住、还得上,街道将持续跟踪所有资金去向,并对社区后续所投项目进行研究分析,保证资金能够持续投入有一定经济体量的项目,确保资金回款、“共享机制”的循环。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金科的第一笔回款30万元和新长海的第一笔回款16万元即将进入梨江、星辉社区,社区也已开始物色下一个投资项目。同时,在该模式实施中,社区还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作用,动员他们协助做好市民思想工作,帮助项目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