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君重满碧桃花

  杜小鸠

  好友看完电影版《金色梦乡》留言“再没有比青柳还惨的人了,也再没有比青柳更幸福的人了。”的确,看这本书的过程似乎也跟随着青柳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盛大逃亡,逃亡过程中一次次唤醒的记忆,串起了多年不见好友间无形的联系,并煞有介事的组成一支想象丰富的团队,其中的过程艰险却又温暖,结尾的几个“小彩蛋”让人从一路逃亡的紧张里终于得以平复心绪,大大的舒一口气,蓄了一本书的委屈终于在最后几个看似不连贯的小细节里喷薄而出,随着青柳父母才知道的那封奇怪的信、晴子在发现那个人用大拇指按电梯后要女儿七美给那个“怪叔叔”盖上“做的非常好”的印章一起融化成无比温柔的泪水。我合上书,久久不能言语,呆坐了良久,才能把心中感受到的东西一字一句的拼凑出来:原来有些东西,即使很长时间不拿出来,但凡一拿出来,必然珍重如初,它一直在某个角落里熠熠生辉。

  我这个人一直有个毛病,事事喜欢拖延,总觉得日子那么长,很多事情不必急,明天依旧太阳升起,周围的人和事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直到某一天翻开相册看到照片上身边的一些人恍然间已经走远,便思考起曾经那些无话不谈的时刻是何时转瞬即逝的呢?就像一场场梦,梦里柔和的泛着片片金光。

  这个夏天有一个瞬间我一直记忆犹新,也是一个惊讶到不能说话的瞬间。

  那是一阵新雨过后,出门却发现道路尽头隐隐透着点金橘色的华芒,于是一时兴起,同伴说我们去看看吧,我说好,便一同朝光的那边前进。一直到河堤边上,只见一旁河川落霞烧的火红,而另一边,被雨水冲淡的群青色天际下,眼前的树上珠光点点,长出一条彩虹。“看!彩虹!”“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过彩虹了。”我当时还在不可思议的反驳“彩虹不是经常能看到的吗?”但仔细一想,咦?我上次看到彩虹是在什么时候呢,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是在大学校园里吗?长颈鹿旁边那个小喷泉吗?果然,人总是容易对自己“印象中”感觉容易的事满不在乎,却还是会在某个瞬间猛然惊醒,突然想起张晓风老师写的一句话“人本来就不是有权利看到每一道彩虹的。”突然就觉得自己渺小的如巨幅山水画中一芥小舟上的那一点点小人儿一般,时刻就要被卷入漫长的历史河流,直至消失。骨子里还是有一种不甘心,我就想着,虽然无法看到每一条彩虹,但从今往后,我要把看到的彩虹都记录下来。

  后来我再一次看张定浩写的《既见君子》,再一次看到“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一句,因为有了那日的落日,才有了更深的感触,关于“静”字的注解,那是一种绚烂之后的平静,是曰“采色审详得其宜”。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每一个发自内心的欢欣瞬间编织成五彩斑斓的网,疏密有章,虽绚烂至极,而无淟涊不鲜,这每一个瞬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永恒的。

  时间不会停驻,转眼夏天就不见了,《金色梦乡》里有句话不时在心头闪现:人类最强大的武器,是习惯和信赖,还有豁出去的决心。我提醒自己,要一直一直前进,也不要忘了停下脚步,看看身边的风和日丽,柳暗花明,珍惜眼前人,曾经欢欣感动的瞬间也不必丢弃,说不定往后的某些时刻还能派上用场。我多么希望与老朋友再次相遇的场景能是“蓬莱枯死三千树,为君重满碧桃花”的浪漫主义啊!


【作者:】 【编辑:刘果林】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