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养老形式知多少

  ◎李瑞梅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正在逐渐显性化,解决人口养老问题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在人们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家庭养老、社会保险养老、社区养老、消费养老、以房养老、以地养老等六种基本的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并完成保障过程。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下一代对上一代予以反馈的模式在每两代之间的取予上是互惠均衡的,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过程。中国一直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赡养老年人已成为国人责无旁贷的责任。父母养育了子女,子女就必须赡养老年的父母,否则,将遭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这就是费孝通教授1983年提出的中国养老的“反馈模式”。这种以孝文化为传统的赡养方式,两千多年来一直由家庭单位直接承担,早已根深蒂固于国人的思维之中。

  其次是社会保险养老。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总结我国20多年来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探索和实践经验,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和2001年以来东北三省试点实践的基础上作出了改革决策。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三个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组成,即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储蓄型保险计划,由此初步构建了我国现代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框架。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9.67亿人,有3亿人正在领取养老金。

  社区养老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主要内容是举办养老、敬老、托老福利机构;设立老人购物中心和服务中心;建立老年医疗保健机构;建立老年活动中心;开展老人法律援助、庇护服务等。社区养老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消费养老是新近崛起的一种养老模式,其核心是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产品后,企业把消费者的消费视为对企业的一种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该企业的利润按一定比例返还给消费者,这样消费者不仅关心自己所购买商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关心购物后所带来的利益。企业会拥有大量来自消费者的返利而成为资本市场的强者,并且会为养老保险提供一个广阔的巨大资金来源,能在不增加消费者负担的情况下,逐步为消费者积攒一笔可观的养老资金,从而解决许多与养老有关的难题。

  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了要开展住房养老保险反向抵押(即“以房养老”)试点工作。2014年3月,民政部长李国立表示,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将尽快制定试点政策。住房反向抵押试点工作不是政府的基本养老政策,这一政策是市场化选择机制,是具备条件的老年人自主选择的一个金融性工具。在城市里,“以房养老”的养老模式正在很多地方开始实行,因为房屋是城市老人的一份重要财产,城里老人可以用自己的房产换来养老的保障。

  另有以地养老。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活的基础,土地于农民而言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尤其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农村老人可以依靠土地收入解决一部分生活来源,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下,用土地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可以说土地就是他们最稳定也是最后一道养老保障安全网。随着农村土地政策的不断放活,承包地二轮到期后再延长30年,宅基地“三权分置”开始实施,承包地和宅基地都能够以有偿的方式退出,农村土地在某种程度上也算得上农民的一份财产。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已有委员正式提出提案,指出应推进农村“土地养老”模式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解除农村老人的后顾之忧,相信后续国家将在此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并不断改进和推广。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作者:李瑞梅】 【编辑:王嫔】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