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金鹤钦

  ◎金炜

  我的爷爷金鹤钦,1895年出生在长沙县清泰都(今开慧镇)葛家山村横坡里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四世同堂,二十几口人住在几间茅草房里,靠做裁缝、租种田地和打短工维持生活。生活之贫困,令人难以想像。生活迫使爷爷向往革命,向往美好生活。

  1925年3月,在李维汉同志领导下,长沙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清泰支部成立,他们以隐储女子学校教员的身份为掩护,在清泰地区开展农民运动、发展农会骨干,引导大家认识农民贫困的根源,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爷爷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爷爷1926年9月加入农民协会,曾任清泰都治安二团农会会长,他遵照党组织的指示,利用自己当裁缝走村串户的优势,深入农民家中促膝谈心,宣传革命道理,加上爷爷在当地有一定的威望,很快发展了一大批农会会员,被大家推举为农会会长,并带领农会会员伸张反抗,打击了地主的嚣张气焰。

  1927年春,爷爷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清泰支部执行委员,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革命处于低潮。八七会议后,杨开慧同志回到了板仓,经常在杨柳坡主持召开秘密会议,领导大家转入地下活动,开展武装斗争,爷爷积极参加会议和活动,还安排弟弟金贵堂在杨柳坡村口为会议站岗放哨。1930年7月,农民赤卫队队长郑兆炳在长沙县金井镇七丘田召开了武装斗争工作会议,爷爷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加入农民赤卫队,随后转入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三军团某营营长,在清泰地区开展武装斗争,筹钱筹粮,为彭德怀的平江起义部队攻打长沙提供给养。

  1930年下半年,红军攻打长沙失败,国民党湖南省政府对共产党进行了疯狂反扑,成立“铲共义勇队”,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由于叛徒告密,农历9月28日晚上,“铲共义勇队”一帮人将爷爷居住的横坡里团团围住,将爷爷捉拿并囚禁于原白沙乡的天王寺。在狱中,面对反动派“只要登报声明脱离共产党就放你一条生路”的诱惑,他立场坚定、严词拒绝。面对反动派的严刑拷打,他意志顽强,坚贞不屈。不仅保守了党的机密,还协助战友李东全成功越狱。

  战友越狱成功了,爷爷受到的折磨就更加残酷了,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恐惧留给自己。恼羞成怒的反动派无法降服爷爷,决定将他处死。在行刑前的一天,反动派问爷爷有什么要求,爷爷说:“我要死在能看见横坡里的地方。”

  1930年农历10月21日,知道自己即将被押赴刑场的爷爷,将自己身上的新棉袄脱下送给同监的黄姓难友,勉励其将革命进行到底。午后,天气阴沉,毛风细雨,几十个“铲共义勇队”队员吹着唢呐,荷枪实弹,将身着单衣单裤的爷爷五花大绑从天王寺押至葛家山。下午两时许,爷爷面朝生育他的横坡里,带着对父母的思念,对妻子的眷恋,对子女的牵挂,对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被杀害在葛家山黄草塘(原有的资料写成黄士塘)河边的上四斗丘。

  解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爷爷为革命烈士,并颁发烈士证书,1982年换发烈士证书。解放初期,爷爷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曾在上海船舶学校任职的余隽五回乡扫墓时,专程到福临区公所询问打听金鹤钦烈士后人的情况,并嘱咐有困难去上海找他。2013年长沙县人民政府拨专款6000元,对烈士墓进行修缮,并立碑纪念。

  爷爷离开我们九十周年了,但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一心向党舍家为国的家国情怀,永远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是新时期最好的“营养液”“补钙汁”“清醒剂”。今天,讲好爷爷等革命先烈的故事,是对他们的最好告慰和纪念。“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铭记、传承与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风范,才能谱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

【作者:金炜】 【编辑:刘果林】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