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镇
◎陈宝琼
镇远之行,来去匆匆,三天行程,两天车程,但美景归来,意犹未尽,便觉得不虚此行。
坐大巴出行,过了湖南新晃,便进入贵州境地,一路上青山绿水,崇山峻岭,大巴车在隧道里穿行,远处木制的房屋时隐时现,房屋一律飞檐翘角,甚是可爱。进入山野深处,汽车颠簸得厉害,就像胃酸在疯涌,神思倦怠之际,人群中有人欢呼:“到了,到了,镇远到了!”这才急急回神,只见街边黑瓦白墙,商铺林立,“镇远酒店”四个烫金大字向我们款款致意。下得车来,入得大门,顿觉清风扑面,神气爽朗,所谓晕车之苦就此烟消云散。
出了酒店,沿街前行,忽闻一阵喧哗,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传说中的舞阳河畔近在眼前。一座拱桥,一池绿水,杨柳拂岸,清风阵阵,放眼望去,两岸正值华灯初上,映得整个河畔通体透明、五彩斑斓。
晚餐在柳絮纷飞的码头边的苗家餐厅,一锅酸汤鱼洗去旅途的疲惫,酸而不辣构成此地方菜的特色。露天的餐厅里有卡拉OK,歌声如磬,暮色里,游人归来,越来越多的声音交融在一起,像一首老歌响在耳畔,似曾相识,如影随形。
初识镇远,它是安静的梦里水乡,像凤凰的沱江,又不是。
夜色下的舞阳河畔,静谧又美丽。河岸边,杨柳依依,清幽的路灯照得青石板路质朴亲切,远处青山上“镇远古镇”四个字清晰可见,一路走过,霓虹灯闪烁,岸边有各色的餐厅、玲珑的酒吧、小巧的清吧、还有清幽的咖啡厅,古朴的木制桌子和椅子靠在护栏边,桌上一株花,一本书,一杯咖啡,音乐静静流淌,时光戛然而止。它静候在那里,仿佛就是为了等你的到来。
祝圣桥在街尾连接两岸,这座通体青石建造的古桥源远流长,桥墩是明代的,桥身是清代的,桥头巍然屹立着一头大象,桥中央有一座传奇的“魁星阁”,亭台轩榭、古色古香,让人屏息凝神肃然起敬。
舞阳河静静奔流,在青龙洞口处告别,各自分流而去。对岸,大片的商业街别开生面热闹非凡,一律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商铺里卖各式特产,牛皮糖、花生糖、牛肉、糕点,还有卖围巾、丝巾、帽子、饰品、棉布长裙的。驻足浅尝,便已足矣。
次日清晨,从一碗酸辣镇远米粉开始,再访古镇,叩寻古宅。
镇远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汇之处,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它历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开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历史。
舞阳河自西向东呈“S”型蜿蜒贯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独特的太极图古城风貌,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远远的青龙洞,是一组规模极其宏大的明清宗教建筑群,既有佛教寺庙,又有道教宫观,还有儒家祠庙,三教合一,气势恢宏,颇为壮观。
隔水相望,恍然置身于千年的旧梦里,拱桥、寺院、学堂、戏台,香火萦绕、经声弥弥、锣鼓喧天、书声朗朗,你莲步轻移、长袖起舞,似是舞出了一段绝代芳华。
转角,豪宅古巷,“邪门歪道”是古镇的又一独特风貌。
古街古巷曲径通幽、错落有致,城墙建筑青砖黛瓦、飞檐翘角,这里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着历史,诉说着沧桑。狭长幽深的石牌坊巷、四方井巷,一座座深宅大院围在高大的封火墙中,门都斜开着,有讲究的门楼,还悬着烫金的匾额,如傅家大院的“封唐召泽”、杨茂兴大院的“清白家声”等,无不折射出富家的豪气与自信、财大与气粗。这些四通八达的巷子,友好邻邦一脉相承。四方古井的水,清澈幽凉、生生不息,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劳质朴的古镇人民。
镇远,这座远古的城,你慢慢寻找,细细体味,忘了时间,忘了来路,只听见千年的沧桑呢喃在耳畔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