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力量

◎杨明乐

奶奶没上过学,在婆家做童养媳慢慢能写数字也能写她自已和爷爷的名字了。那时家里猪养得多,猪圈栏陈旧不牢靠。奶奶怕猪丢失找不回来讨打挨骂,用火钳从灶膛里抽根黑木炭在猪屁股上写爷爷的名字:黄来富1、黄来富2……奶奶每回讲起,都会弄得一屋人前俯后仰哈哈大笑。

父亲也只上过三年初小,但父亲喜欢和小小的我们讲“唯有读书高”。他自己喜欢看农技书,不认识的字会去问厂爹,他们叫他田秀才。父亲种田地越来越是好手,方圆几里,都会对父亲种出的禾苗竖上大拇指。父亲从不让田地荒闲,二季稻谷之余,他种油菜和草籽,还尝试着种棉花和荞麦。地里挖土挑到禾场晒干敲碎,一层层铺到篾板上种蘑菇,白白圆圆,一早取上来切蒂送到供销收购站。父亲终日劳作,严肃而脾气大,我们兄妹几个都很怕他。始终有一点,当我们拿着一本书,父亲会显得格外温和,会允许我们少做事,少出去放牛拾柴扯猪菜。

母亲来自书香之家,她的姥姥和奶奶都是能绣能画之人,古文写得极好。传到她们那代时家道中落,但外婆的儿女中还是培养了四位老师。母亲七十几岁还终日拿个手机读书看小说,我问过母亲,当初外公外婆选了身体强壮的你缀学务农挣工分补贴家用,埋怨后悔么?母亲回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就是那个到处找书看很少到地头田间劳作的孩子,从小就表现得喜欢写与画,尤其喜欢作文,老师经常拿着我写的文字作范文读。老师要我坚持,说再加些油,长大可以当作家。文字能变成铅字吗?那是月亮星星一样的遥远呀。有次到路口区参加作文竞赛,学校当教导主任的舅舅用单车载我在后座上,经过大坝桥歇会又骑过水波㘭。那次父亲奖了一支冰棍,学校嘉奖二个本子,获得全区一等奖的题目是《在金色的田野上》。

多年以后,我开始写诗歌和散文,在书籍、报纸和网络上或豆腐块或整版发表文章。我还以自己生活工作的田汉故里果园镇为创作原乡,金井河畔瓦湖为原点拓展铺开出版第一本诗集。我从生态地理、自然景观、风土人文、历史文化、旅行游记,写到亲情、友情、爱情及生命体验、情感密码以及城市、农村周边发展变化。融山水典故、人文与世界观、价值观开展创作。诗联缩影里情感意象有时孤独,有时感伤,有时幸福而温婉慈祥、繁华而坚定。有对乡土、乡情,亲情无限的怀念,有与生活、社会对话,或自言自语,或乐在其中。这是我对文字艺术探索的过程,也留下我在文字中进步的痕迹。

最近在看的《我的阿勒泰》,文字充满了绵密的温暖和情意,从一个个镜头看到夏牧场的美,也在冬牧场的厚重、贫瘠、荒凉里感受至真至清的烟火气和蓬勃的生命力。那些文字质朴又深刻,清晰而真实,在不同的环境里,在生活中的困境、挑战中,带着让人沉静下来的力量。有电视剧演员说《我的阿勒泰》里有一句话让他最是印象深刻:“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的过。”而我们,也何尝不记住呢?

【作者:杨明乐】 【编辑:蒋亦子】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