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安沙好弟媳照顾残疾大伯哥近40载 ,侄儿再接棒
◎星沙时报记者 阮霖浩
从1984年结婚,便开始照顾丈夫的哥哥文佑存,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又接过照顾重任,继续给他亲人的温暖……在长沙县安沙镇宋家桥村大屋冲组,黄桂英一家照料先天残疾兄长近40载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整洁有序的院落,窗明几净的房子,这是走进黄桂英家的第一感觉。大伯哥文佑存住的房间虽不宽敞,但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物品摆放错落有致。收拾屋子、做一家人的一日三餐、照顾大伯哥……每天重复的这些“工作”填满了黄桂英的“日程表”。
夫妻齐心,悉心照顾残疾兄长
1984年,黄桂英与丈夫文壮宏相识后同年结婚,当她面对年长的公公和先天残疾的大伯哥,没有半点退怯,也让丈夫文壮宏放下了忐忑不安的心:能讨到这么好的媳妇,是我的福气。
次年黄桂英怀孕,公公离世,为了缓解家庭负担,两人商议,由丈夫外出务工,黄桂英在家料理家务事。就这样,照顾大伯哥的重担全落在黄桂英身上。
早晨7点起床,她开始了一天的操劳。
做好早餐,黄桂英便准备给文佑存进行洗漱。清洗毛巾,一点点擦拭他的脸、手。由于先天残疾,文佑存手掌蜷缩在一起,腿部也没有力气,只能由她帮忙清洗。洗漱干净后又将早餐端到文佑存面前,一口一口给他喂饭。
做完这些,黄桂英还要喂猪,修整菜地,再将孩子送去上学……
提及黄桂英对自己的好,文佑存眼里泛起了泪花:“她自己都58岁了,我要吃什么她就给我做什么,要喝水就给我端水,她就像我自己的亲妹妹,非常好。”
除了这些,黄桂英还为他洗衣、按摩、翻身、换尿袋,也正是无微不至的照料,文佑存虽然长期卧病在床,但从来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有人问:“付出这么多,有想过放弃吗?”黄桂英说:“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所以照顾他是应该的。”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个农村妇女的淳朴善良与责任担当。
爱心接力,家庭和睦传为美谈
受黄桂英影响,孩子文闯孝顺善良,从小到大从未对大伯另眼相看,对母亲的做法也都大力支持。
如今已经参加工作的文闯,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就会带着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回来看望大伯。“妈妈年纪也越来越大了,我希望我能给她减轻点负担,照顾大伯的任务可以交给我了。”文闯说,“妈妈是我的榜样,我也有孩子,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他们的榜样,用实际行动教他们做一个善良、有责任心的人。”
邻居好,赛金宝。在宋家桥村,提起黄桂英一家人,大家都赞不绝口,一家人和和睦睦,从不吵架,在很多邻居口中,听到最多的话便是,“他们家评什么奖我们都很支持。”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子女伺候生病的父母尚且意难平,而她,仅仅是弟媳。现在她的儿子、儿媳也一起帮忙,她们家是我们村新时代文明家庭的代表。”宋家桥村党总支副书记谭月红夸道。
天气逐渐暖和了起来,文闯将大伯从床上抱到轮椅,迎着春日的阳光,拉上爸爸妈妈一起,一家人出门散步,幸福又满足的神情溢于言表。“政府、残联、村上、亲戚邻居都给予我们很多帮助,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黄桂英说。
与黄桂英挥手告别,客厅墙上装裱好的“家和万事兴”十字绣画反射着阳光格外耀眼,让人内心感觉无比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