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活幸福感,增强村(居)民“邻聚力”

  星沙时报5月12日讯(记者 阮霖浩)“以前遇事就要往村委会跑,现在村民代表隔三差五就来家里看看,问问有没有困难,需不需要帮助,很多事情不出门就解决了。”这份喜悦的分享来自长沙县安沙镇唐田新村村民余支农。

  今年以来,安沙镇实施“一网一图八员四制”(即实行网格化精细管理,绘好一张“民情图”,履行“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民情调解员、安全防护员、文明示范员、违建监督员、治安协管员、民主议事员”八员职责,建立“清单制、会商制、五单制、积分制”四项机制),着力推动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让村(居)民代表“进群众门、结群众亲、解群众忧”,激发基础治理新动能,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

村民代表合力维修路灯。均为安沙镇 供图

  党群连心,治理提效

  “氹里屋组一个路灯被撞倒了,希望能尽快解决问题。”近日,余支农外出经过秧冲坳路时发现路灯被撞倒,便在村民代表微信群里发布了一个求助信息。

  “好的,我就去看看。”没多久,村民代表党员罗定坤在群里回复道,并即刻赶往事故现场。经勘查,现场路灯基座被撞出,路灯杆倒在路边,灯头已经没有了。

  路灯如果“失明”,过往车辆及村民只能摸黑出行,带来不小安全隐患,但路灯和基座加起来有四百斤重,搬不动不说,一时半会也没有替换灯头和砂石固定。罗定坤立马打电话与村党总支反映,并组织本组村民,先将基座边上的土全部清开,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我这里有砂石!”“我们组有备用灯头!”“我愿意报名参加抢修!”收到求助信息后,第一党支部书记余瑶在支部微信群发出号召,呼吁大家群策群力,一同参与路灯的抢修。随即党员、群众纷纷响应。下午两点半,8名党员、群众齐心协力,浇筑混凝土固定,接通电路,扶正路灯,仅用6个小时便恢复了道路的照明。

  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是村(居)民代表的“独角戏”,而是各级党组织、党员、群众等多方力量深度融合的“大合唱”。村(居)民代表和乡亲邻里经常走动、沟通,相互之间日渐产生信任,让陌生变成熟悉,麻烦事少了,志愿者多了,邻里之间更是越走越亲。

村民代表定期走访,组织召开小组议事会。

  精准联户,纾难解困

  与唐田新村一样,万家铺村以“一网一图八员四制”为抓手,结合“五个到户”等工作,坚持村民代表联户“一二三”工作法,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感谢党和政府帮扶,虽然我一个人住,但是我一点都不孤单。”家住付家咀组的独居老人杨曼霞,激动地把前来走访的村民代表杨文新拉进屋,紧紧握住她的双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杨曼霞的丈夫早年过世,自己的子女一直在外务工,很少回来。也正因如此,镇村两级网格干部、党员志愿者,特别是村民代表便常常上门,与老人闲话家常,了解其生活需求。得知杨曼霞想养点鸡,可又不知道去哪里买鸡苗时,杨文新立马帮忙联系,没多久就把20多只鸡苗送到了她家中。

  “帮我上网代购生活用品、调试血氧仪、修理门窗……文新就像我自己的女儿一样,我只要打电话给她,她随叫随到。”杨曼霞笑着说。

  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据统计,今年以来,安沙镇16个村(社区)共选出村(居)民代表1053名,联系群众11520户,共收集社情民意274件,协调矛盾纠纷79件,开展便民服务事项1101件。村(居)民代表与群众走得近了,基层党组织、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心也更近了。

  当下,安沙镇村(居)民代表与联户群众的暖心故事还在继续,代表带头参加志愿服务,不但为村(居)民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也让志愿服务群体成为了基层治理的参与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后续,安沙镇将继续以“一网一图八员四制”为核心,不断完善健全村(居)民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以“党建链”带动“治理链”,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成高原”“起隆地”,奋力交出令群众满意的“十张答卷”。


【作者:阮霖浩】 【编辑:邹皓宇】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