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首创,解决高温人造石墨装备连续化生产难题

  产经周刊12月27日讯(记者 谭园)近期以来,长沙不断掀起奋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热潮,出台《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和《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亮出长沙奔跑新征程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长沙经开区这片创新沃土上,三一集团、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一批企业,发挥着“先进标杆”的风采,引领着园区企业形成了真抓实干谋创新、奋勇争先谋发展的活力新篇。

近日,记者从山河智能控股子公司湖南博邦山河新材料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全工序链连续一体化生产项目中试生产线已通过持久性验证。

尽管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只占锂离子电池总成本的10%左右,但其生产制造过程却消耗近80%的能(电)耗,现有石墨化生产工艺综合能效仅百分之十几。解决负极材料行业存在的低能效、高污染问题是支撑国家“双碳”战略、促进新能源行业绿色健康发展的迫切课题。

在当前负极行业低质量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下,以连续石墨化为技术特征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全工序链连续一体化技术代表着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该技术具备学科交叉渗透性强、众多专业协同、3000℃连续长周期运行装备与工艺条件、材料产品性能要求苛刻等特点,是一个高起点、汇聚‘极限制造+高端材料’双重属性的重大攻关项目。”博邦山河项目总负责人兼首席技术专家龚进介绍。

中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黄寒认为,构建一个大型的高达3000℃的热场,并保持长周期动态观测与稳定运行,这是工业化场景下极具挑战的工作。

高温连续石墨化有着巨大的技术价值和商业前景,此前不少团队梦寐以求、前赴后继,有的甚至已经研究了几十年。

龚进介绍,博邦山河也加入了研发队伍,从前期研发到产业化贯穿近十年,产业化阶段研发总投入2.29亿元。其间,博邦山河技术团队经过1000余次试验,在国内外首家自主研发出人造石墨高温(3000℃)连续石墨化装备系统及其相关核心工艺技术,颠覆性地解决了高温人造石墨装备连续化生产的难题。

当前,博邦山河在长沙建立了一套3000吨级石墨负极中试生产线,200米长度的车间内完成了从原料上产线、预处理、包覆造粒与碳化、连续石墨化到成品筛分除磁的石墨负极全工序链连续生产,即所有物料通过管路自动化流转与监控,所有废气通过管道集中收集并无害化处理,所有操作通过中央控制室统一集中控制。

这是在全行业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全工序链连续一体化生产。这种基于全过程连续化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带来的节能、低碳、去辅料化、环保清洁与自动化,将在大规模应用中逐步展现其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代表了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行业先进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

博邦山河总经理刘永清介绍,今年以来,博邦山河负极材料项目在连续高温石墨化装备系统长周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工序链参数优化与定标化、负极材料产出品性能指标等装备、工艺、材料与安全生产全体系要素参数,均通过了系统性规模化工业级的持久性验证。目前,该项目在全行业首家实现了自主安全石墨化、稳定连续石墨化、节能环保石墨化、功能定制石墨化、柔性集约石墨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1日,在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上,博邦山河新材料总部研发基地正式揭牌。

【作者:谭园】 【编辑:蒋亦子】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