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镇湘丰村:讲习所里听村史,激发村民自豪感

  星沙融媒体8月15日讯(记者 李文婧)“我们湘丰的故事可不少,1926年春天,长沙东乡尊阳区农民运动如火如荼,毛主席来到了我们这里许家屋场。为什么来这里呢,那是因为王十阿婆是杨开慧的嫡亲姨妈,平时就走得很勤。正是在这里,毛主席找到了当时负责农会主责的杨立山,得到了一手的农民运动情况……”8月14日,金井镇湘丰村乡风文明讲习所第一课开讲,趁着暑期放假,五老宣传员朱伯坤带着乡音为“小村民们”讲村史、先贤故事。通过讲这几十年湘丰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村民”都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提问。

均为金井镇湘丰村乡风文明讲习所第一课,五老宣传员朱伯坤带着乡音为“小村民们”讲村史、先贤故事。李文婧摄

  据悉,该村的讲习所是金井镇讲习所阵地建设试点村,在村部二楼,记者看到,湘丰村的讲习所极具特色,古色古香的装饰,内容的陈示方面,既有代表传统的“礼义廉耻”中华传统道德、湘丰红色故事、湘丰先贤故事,还有如今的志愿服务情况、村规民约、农民文化活动、红白理事会介绍。讲习所旁边,村史陈列馆里也记录着这个村的“苦难史、改革史和建设史”。

  “在这个讲习所,主要讲地方特色茶文化、家风故事和红色故事以及产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情况。”湘丰村副书记李立新告诉记者。

  在讲习所里听村史,这是湘丰村讲习所的一大特色。据介绍,前期湘丰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寻访老居民,挖掘整理了村域内的红色故事,并将其制作成漫画展示在讲习所内。

  “组织写村史、建村史陈列馆,都是为了把我们村的历史留下,让人们了解、记住。”81岁的朱伯坤是原脱甲村的支部书记,在村上工作了10年,他说,当村里告诉五老宣讲团的老人们要搜集村史,一些老人激动得整夜睡不着,“就是高兴,讲的时候也特别的自豪”。

  当日来听课小学生的王柯敏告诉记者,村里的故事他第一次听到,“还挺有意思,原来毛爷爷还到过我们这里呢,我们村挺牛的!”

  李立新表示,湘丰村有着一支140余名老人组成的五老宣讲队伍,下阶段将开展不同主题的“五老宣讲”,让湘丰故事口口相传。除了线下的展示讲习以外,湘丰村还将建立网上课堂,把湘丰村的“好家风”搬上银幕和舞台,推动“湘丰精神”的弘扬和传承。

  记者了解到,除了在湘丰村进行阵地试点,金井镇已经在王梓园村、双江社区建立讲习所,并在蒲塘村开展内容试点,开展包括挖掘一批移风易俗典型、成立一支移风易俗宣讲队伍、排练一台乡风文明文艺节目、组织一次移风易俗文明示范户表彰活动等十个一活动。

  “此后,还将陆续在全镇每个村(社区)建立讲习所,通过小讲堂落实大学习,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发现自身优势,发展壮大产业,树立文明乡风,让十九大精神真正落实落地。”金井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者:李文婧】 【编辑:王嫔】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