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书记进民家、解民困
星沙时报4月16日讯(通讯员 陈静明 记者 罗展)“希望孩子们自信、乐观,好好学习、孝敬父母,长大后延续爱心、回报社会。”16日,驻长沙县高桥镇范林村的扶贫第一书记陈榕辉所对接的6家企业共资助了36名贫困学子。他还帮贫困户卖滞销的农产品、找工作、送物资,成为了贫困户的代购员、推销员、服务员。用驻村干部的“实干指数”换取贫困群体的“幸福指数”。
据悉,这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身残志坚,但想方设法让孩子读书的家庭;有品学兼优、正在读一本的优秀学子;有因病和缺技术致贫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却更加懂事和发愤图强……“后续会针对特别贫困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一直扶持到大学毕业。”陈榕辉说,春意盎然,暖意融融,路边的花儿吐蕊,暗香浮动,领过助学金的家长和孩子们的笑脸,就像花儿一样绽放。
前期,陈榕辉对范林村116户贫困户逐户登门,“面对面”了解生产生活情况,收集困难和问题;留下电话和微信,以“键对键”的方式及时解答诉求。看到行动不便的叶娭毑,陈榕辉隔日便买了拐杖送给他。得知做了直肠癌手术的周华秀每天都需要酒精消毒,就送上了医用酒精。“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好,扶贫书记好,让我的鸡卖了个好价钱,我还要继续养好鸡!”当得知建档立卡贫困户余敬忠家的土鸡滞销,立即帮卖了16羽,收益2700元。陈榕辉通过各种渠道为农产品“代言”,让农副产品“出村进城”,把初心落实在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上。
一个月来,陈榕辉为贫困户销售家禽257只,禽蛋1950个,肉类200余斤,蔬菜干货类360斤,大米1200斤。他还逐户了解贫困户的就业诉求与打算,对有务工意向的贫困户,他主动为其介绍工作,能帮尽帮。范林村思公组的聋哑人李丁就是其中的受益者。通过陈榕辉的牵线搭桥,李丁顺利就职于长沙杨帆纸业有限公司。“每天只要工作8小时,包吃住,一个月还能赚三、四千元,家中的开销有了保障。”李丁的家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