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垃圾源头着手,分出城乡好风景

  星沙时报8月22日讯(记者 陈瑶)“富嗲,今天的垃圾分类做得怎么样了?”8月22日一早,长龙街道茶塘村的肖庆成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开始了一天的“巡逻”工作,每遇到一名保洁员都要细心询问今天的工作情况。

  今年69岁的肖庆成是茶塘村离退休党支部的一名党员,也是专门负责村上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员。据悉,去年9月,茶塘村全面推广和实施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在全村范围内分组开展宣传发动,让垃圾分类的观念渗透到每家每户,形成了村民主动完成干湿分类,保洁员进一步细分垃圾的模式,有效地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的产生。

  作为村上的一名老党员,肖庆成主动挑起了垃圾分类“监督员”的担子,负责监督和管理保洁员和垃圾分类的工作。今年,街道发起“党旗下的承诺”活动,肖庆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垃圾分类的执行者”“‘五零’建设的先行者”和“蓝天碧水的守护者”,并将自己的决心落实在每天的工作上。“每天早上七点出门,一天下来基本能把每个组都巡查一遍。”据悉,茶塘村共有37个组,由10名保洁员分片区负责垃圾分类和入户宣传,哪个片区的卫生不够清洁,哪户垃圾分类不达标等情况都掌握在肖庆成的手上,“发现问题,在工作群通报一声,负责该片区的保洁员就会立即上门指导农户分类,解决问题。”

  据了解,村上还制定了保洁员的管理和奖惩制度,并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农户实行积分奖励。保洁员与清运员之间也形成了默契,保洁员在清运时间前提前将垃圾分好类,大大缩短了清运的流程。得益于这样无微不至和无缝对接的“保洁服务”,茶塘村每个月的垃圾产量从远远超标控制在了不到40吨的标准范围,送往垃圾中转站的垃圾也不是杂乱无章的了,茶塘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因此成为了长龙街道其他村学习的标杆。

  长龙街道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介绍,目前长龙街道农村片区的垃圾分类成效显著,垃圾总量同比明显减少,各村各户逐渐摸索出了各自的路子;城区的垃圾分类硬件设施正实现全面覆盖,其中新增“小蓝屋”5处和大件垃圾收集点3处,覆盖三个社区;以山河智能为代表的企业在员工增加近千人的情况下,垃圾量由去年的月均125吨,下降到90吨;居民小区、学校的湿垃圾也纳入了集中收运体系,月均7吨,并分别在农村片区和城区建设垃圾分类示范点,涌现了一批推行垃圾分类的带头党员,通过垃圾分类工作的全覆盖,可回收垃圾量显著增加,总量同比增加4倍。

【作者:陈瑶】 【编辑:刘果林】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