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申:国歌声中受检阅 豪情满怀写《人生》

编者按:

  陈树湘、徐特立、许光达、李维汉、田汉、杨开慧、柳直荀、朱镕基……这些耳熟能详的辉煌名字,在长沙县这片热土上熠熠生辉。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党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星沙时报隆重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故事》专栏,追思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阐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田申(1923年1月25日-2012年2月9日),又名田海男,出生于上海,祖籍湖南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村,是新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先生的长子,黄埔军校十六期毕业生。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天安门广场欢声雷动,激动人心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天宇。接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排着整齐的方阵,威武雄壮的通过天安门城楼,接受毛泽东主席和中央首长的检阅。蓝天白云下,一队队空中战机呼啸而过。步兵方队过后,宽阔的长安街上,一辆辆重型坦克正排列有序地从东驶来。这支钢铁之师---华北战车团的团长,就是田汉的长子田申。

  领着战车团行进在天安门城楼前,年仅25岁的田申,听着父亲和聂耳合作创作的国歌,心中是何等的兴奋和自豪。

  当天晚上,朱德总司令在北京饭店主持国庆阅兵庆功宴。周恩来总理对田申说:“你们很不简单,坦克战车队通过天安门很整齐、很雄伟”。得到总理的肯定,田申很高兴,当时,解放战争还在进行中,坦克和战车都是从日本人和国民党部队手中缴获的,弹痕累累,五痨七伤,别说外型难看,有些连发动机也有故障。年青的田申临危受命,组织队伍认真修检,反复演习队列,并把受阅坦克全部用油漆刷新,喷上我军军徽和编号,使之焕然一新。你说当时玄不玄,坦克战车团接受完检阅,驶出西长安街,还真有一辆坦克熄火,是由后面一辆顶着开到僻静处的。

  1930年田申在上海上小学。1934年春入上海麦伦中学就读,并开始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当时,年仅11岁的他,曾在父亲创作的《扬子江暴风雨中》扮演被日本人开枪打死的老工人的孩子“小栓子”。1937年入长沙明德中学就读。1938年1月任《抗战日报》“抗战儿童”副刊的记者和编辑,并任抗日救亡儿童剧团团长。同年下半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十六期。1940年毕业后参加抗日战争,随国民革命军新一军赴印缅作战,担任坦克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战车团团长,1950年9月提升为师级干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残酷迫害。昭雪平反后,1979年提升为军级干部。

  1983年离休后,他继续参加社会工作,历任田汉基金会、田汉研究会和徐悲鸿研究中心顾问,黄埔同学会副会长,《北京黄埔》杂志主编,南京江东诗书画院名誉院长。编著有《中华儿童血》、《边塞风云》、《母亲的话》、《田汉诗选》等。

  对自传《人生》这本书,他说:“人生这本书啊!是我一生的经历,我在长沙的那段历史尤其可贵,我会重点写一写!长沙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2012年2月9日20时23分,田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作者:】 【编辑:党淑婷】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