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繁花|家门口享受“微留学”

家门口享受“微留学”

湖南新东方文旅中芬国际友好营地银龙基地顺利结营,标志着黄花镇文旅研学格局走向多元化、国际化

◎星沙时报记者 吴婉沁 通讯员 吴谦

一边是湖湘传统的农耕劳作、非遗文化,一边是国际风范的贵族马术、芬兰木棋,如果想同时体验这些跨国特色课程,在长沙县黄花镇“足不出村”就能实现。

20位中芬学子相聚中芬友好营地银龙基地。吴婉沁 摄

7月30日,湖南新东方文旅中芬国际友好营地银龙基地顺利结营,中芬两国20名少年在银龙村度过了6天5晚沉浸式营地生活,共同探寻传统文化与西方教育的交融碰撞,感受乡村“牵手”国际的绚丽火花,在美丽银龙展现了中芬两国深厚而美好的友谊。

乡村+国际

跨国课程丰富多彩

7月25日清晨,伴着欢声笑语,20名中芬青少年学子和中外教师走进银龙村小顽国亲子乐园,在这里开启一场丰富多彩的双语研学活动。

手推芬兰木棋。新东方文旅供图

手推芬兰木棋、参加芬兰节日庆典、体验芬兰马术课程……独具特色的体验项目和研学场景,最地道的芬兰教育和同龄的芬兰同学,让来自全市各校的孩子不出村就享受了一次“微留学”。

而对于芬兰孩子来说,此次真正意义上的留学也让他们收获满满。在芬兰课程中,他们手把手带着中国朋友一起体验芬兰教学、学习芬兰习俗,在中国传统课程上,他们体验了从未接触过的湘绣、糖画等非遗文化和农耕手作,更走进湖南博物院,通过一件件文物领略中国的丰富文化和深厚历史。

“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是芬兰木棋,能锻炼我们的战略思维。”结营后,提及这6天的营地学习,来自国防科大附中的初二学生马梓涵直言,不同于学校中的课程,营地减少了文化课、增加了素质拓展课,注重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思维能力。

14岁的芬兰女孩Helma也对营地生活十分不舍:“这里的乡村生活和芬兰很不一样,景色美,美食多,以后我还会回来看看我的中国朋友!”

据了解,营地将银龙村本土特色研学资源与芬兰教学项目充分结合,全程通过中英双语教学,推出芬兰课堂、中国特色传统课程、芬兰运动课程和芬式营地活动四个模块,以及芬兰木棋、国际马术、湘绣、药草香囊以及中芬友好关系等20节课程,让孩子们享受国际级的优质研学教育和一流的营地教育资源,助力素质教育发展。

文旅+研学

乡村振兴大放异彩

村子里的热闹直观体现出国际营地的“人气”,也印证了黄花镇发展“文旅+研学”模式有利有势,正当其时。

今年4月,湖南新东方银龙中芬友好国际营地签约仪式上,银龙基地正式亮相,以拾上国际马术学院为中心,辐射周边小顽国亲子乐园、朴愿有机农耕科普园、新江生态园,将黄花镇多个文旅项目串珠成链,推出具有银龙特色的国际化研学套餐。

“银龙村坐落于中部第一镇,离机场20分钟车程,离市区40分钟车程,既有马术课程的‘国际范’,又有农耕手作的‘乡村味’。”湖南新东方文旅负责人王晓峰介绍,银龙基地最大的亮点,便是马术学习和湖湘非遗文化,以此为教学重点,能让孩子在中外多元文化的氛围中感受拓展教育风采。

此次国际化营地项目,为银龙文旅发展注入新的源头活水。近年来,黄花镇以银龙村为示范,探索出“村集体+骨干文旅企业+全域发展”的“1+3+N”融合发展模式,以公司运营模式带动村域文旅发展,并推出绣球花文化旅游节、饮马捞刀河、遛娃季、定向越野等特色活动,打造出8条高标准研学线路,过去一年全镇共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突破4500万元。

“开展中芬国际友好营地是个全新起点,标志着黄花镇文旅研学格局将向多元化、国际化方向不断演化。”黄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这次国际交流为契机,充分挖掘本土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品牌,推动乡村研学规范化、产业化、市场化。


【作者:吴婉沁】 【编辑:朱波】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