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式“医共体” 增进百姓健康福祉

星沙时报5月15日讯(记者 张梓峰 黎媛 通讯员 王天意)“大家都说签了家庭医生特别好,我们不仅可以在湘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受服务,星沙医院的好多优惠我们也可以享受,签一边的家庭医生,享受两边的服务,值咧。”近日,市民易爹爹早早地带着老伴赶到了医院。

义诊现场 均为卫健局 供图

  星沙医院湘龙院区以县级医疗机构平台为基础,为基层的家庭医生签约提供有力的支撑,丰富了优免政策,进一步满足了基层居民的就医需求。2023年,湘龙街道家庭医生签约量达13000人次,较之前数量增长了数倍。

  规划先行

  理清“路子”,用好发展“指挥棒”

  “我们小区的娭毑爹爹说起星沙医院,那就是顶呱呱咧,随便数了一下,增加了十几个科室,不管什么时候都亮堂堂的,看到这些变化,我们老百姓心里舒畅。”说起星沙医院湘龙院区的变化,杨娭毑滔滔不绝,时不时竖起了大拇指。

家庭医生签约现场。

  2021年4月,在县卫生健康局党委的统一部署下,星沙医院与湘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紧密型医共体,自此,星沙医院与星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湘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分为开元路院区、板仓路院区、湘龙院区一院三址运行。

  通过信息互联互通、人才双向流动和资源整合共享等有效措施,稳步推进建设工作,截止到今年5月份,星沙医院湘龙院区已陆续增设口腔科、儿科、外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等十余个门诊,给群众带来极大便利,门诊日均最高可达600余人次,可开展手术由单一的清创治疗,增加了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脓肿切开引流、体表肿物切除等基础手术治疗。

  “以前,湘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采购平台属于基层类别,部分品种采购受限,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后,由星沙医院在平台统一采购,采购平台属于县级,品种(特别是专科用药)更丰富。”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湘龙院区实行门诊365日无休,急诊24小时接诊,医共体内三个院区实现了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互通,由“患者跑”变为“专家跑”、“医生跑”、“标本跑”,让居民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满足,把实事办进了群众心坎里。

  融合优化

  亮出“牌子”,用足提升“工具箱”

  今年3月,医院儿科急诊迎来一场堪比春运的就诊高峰。“当时由医共体内统一协调,增派两名医生前往湘龙院区坐诊,增加晚班,全力保障患儿的就医需求,缩短患儿等候时长。”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牵头医院的人才“沉”入基层,真正实现“首诊在基层、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有序就医新格局。

医生在进行生化分析仪相关操作。

  “医疗设备是保证医院医疗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在医院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大仪器设备的投入是提高服务能力的关键。”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就诊人次的不断增多,社区群众对各项检验项目的需求增加,湘龙院区引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生物安全柜、更新了尿液分析仪等,设备的引进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诊疗水平,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同时,口腔科新增牙科综合治疗椅2台,曲面体层X射线机1台,口腔内窥镜2台,能开展多项口腔治疗项目,解决多种口腔问题,为广大群众的口腔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精准施措

  开对“方子”,用活创新“先锋号”

  为切实增强群众就医体验感,医院投入使用首批智能雾化机,获得了家长们纷纷称赞,“以往孩子做雾化怎么也不肯来,来了也是一直在哭,有了这个可以边看动画边做雾化的设备,我家孩子别提有多开心了!我们湘龙院区也变成了‘网红’医院了!”

首批智能雾化机投入使用。

  据了解,医院投入使用的首批智能雾化机都独立配备了触屏模式的平板电脑,可以播放动画片,能在治疗过程中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消除患儿恐惧烦躁心理,从而提升配合度,提高疗效。

  同时,医院围绕医疗保健、便民服务等内容,聚焦困难群众、高龄老人等群体,通过家庭医生服务车进社区(小区)、义诊等形式,开展定点和上门志愿服务,逐步实现由以往的“患者围着医院转”转变到“医务人员围着老百姓去做服务”,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上下同欲

  定好“盘子”,用实管理“运算符”

  3月21日,湘龙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接诊一位胸痛患者,患者因重体力劳动突发胸痛症状伴大汗、恶心、呕吐,有明显濒死感,行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侧壁心肌梗死,湘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急启动胸痛救治流程,长沙县星沙医院胸痛中心立即响应,指导口服“心梗一包药”,开通绿色通道直达导管室,并完成血管再通(患者进入医院到冠脉导丝开通时间40分钟),目前该患者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

全国胸痛救治单元验收现场。

  今年4月,长沙县湘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通过了2023年第一批次全国胸痛救治单元验收,自2022年8月正式启动以来,在长沙县星沙医院的组织培训下,相继召开了创建工作启动会,签署救治协议,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完善各项指引标识等一系列工作,为创建胸痛救治单元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医院开辟快速急救通道,方便由湘龙院区从特立路转入星沙院区的患者。”医共体内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更加成熟,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标准化的诊疗救治方案,依托医共体单位作为强有力的支持,湘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品、检验检查设备更为齐全。胸痛患者随访依从性有效增强,就医满意度、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长沙县星沙医院负责人表示,医院党委坚持把构建紧密型医共体作为书记领航行动的主阵地,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以二甲医院创建为抓手,以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为目标,积极探索更科学、更合理的医共体管理和运行模式,为“健康星沙”建设贡献力量,助推“紧密型医共体”再升级。



【作者:张梓峰 黎媛】 【编辑:张萌萌】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