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谱写新时代华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谈专栏⑩

  ◎荷香

  习主席9月16日下午在湖南汝城县沙洲瑶族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红军长征途中的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家,看到徐家家境贫寒,连一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前,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的故事,被亿万中国人所了解、所传颂。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指示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踏着主席的足迹,去到了沙洲村。尽管今年新冠疫情严重,但因为我们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特别是我们湖南省防治到位,管理严格,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困扰也不大,我们依旧能像往常一样参观、学习。

  到沙洲村时虽雨雾迷离,却远离了城市的雾霾,山村空气清新,可视度也很高,整个村部宽敞明亮,大气整洁,周围居民的房子都是清一色的徽式建筑,连甍接栋,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都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就地成店,一派繁荣富足的景象。

  青石板铺就的广场上矗立着“半条被子”故事的雕塑,在雨雾中更加显出她的伟岸来。“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样的定义从徐解秀老人心中生发出来,让我作为一个共产党人,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的讲话,更让我刻骨铭心。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了让人民翻身得解放、过上好日子。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有一条棉被也可以分半条给老百姓。建党近百年不忘初心,老百姓把共产党看成是自家的党,是老百姓的党。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的负责干部,本身也要不断受教育、不断受洗礼、不断受启示。”

  我们来到徐解秀家,半条被子故事的始发点,这里已经改造成了供人参观的纪念地,斑驳逼仄的厢房里摆放着一张米多宽的破旧木床,无法想象当年三个女红军与徐解秀是怎样躺下休息的,殊为难得的是,先辈们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当下,仍然心系人民,有一条被子也要分一半给百姓,正因如此,也赢得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拥护和支持。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我们得以详细地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当年井冈山反围剿失利,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无数激励后人的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故事,无数大气磅礴、剑动山河的壮丽诗篇,由此谱写,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中学时代读陈毅元帅雄浑豪放、格调高昂的《梅岭三章》时,对“血雨腥风”这个词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如今,站在一帧帧珍贵的历史照片前,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我们仿佛看到当年无数革命先辈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殊死斗争,虽然《梅岭三章》是在梅岭所作,陈毅元帅也未曾参与长征,但这首诗却也是整个红军长征乃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时期革命先辈们时刻面临的境遇,为了新中国的胜利惨遭杀害的仁人志士一次性就是成百上千上万!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英雄气慨,何等的视死如归!我想起了几天的湘江战役牺牲的前辈就是数万!我们长沙县“断肠明志”的34师师长、29岁就英勇牺牲的陈树湘烈士的头颅,就悬于长沙的小吴门上。

  吃饭的地点是在徐解秀的孙子朱小红家里,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沙洲村与群众座谈的地方,他希望朱小红一家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红色基因孕育下的沙洲村人,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讲好了半条被子的故事,勃发出新的生机,村民们参加了蔬菜种植、厨师技能等等培训,再无须外出打工,或在自己家里开起了饭店,或办起了民宿,安居乐业,早就全面脱贫,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而我们长沙县,同样因为有杨开慧、柳直荀、陈树湘、吴文炳等众多革命先烈的精神,一以贯之地影响全县人民,披荆斩棘,继往开来,在历届县委班子的励精图治、高瞻远瞩下,带领着老百姓过上了小康生活,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第四了。我们的起点更高,目标更大,定位更精准,我们要做的是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我们也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的红色教育基地一个一个正在建立或者完善,我们正在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谱写时代新华章。

【作者:周湘波】 【编辑:吴家齐】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