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群英谱|陈伏泉:农民运动先驱者 勇为革命打先锋

  陈伏泉,1893 年 4 月 27 日生,湖南省长沙县锦绣镇大河塘(今属长沙县果园镇)人。他性情豪爽,口才超群,善交朋友。与本地和邻乡青年李亚农、杨立三交往甚密,常在一起谈论国事,抨击时弊。

  1919 年,陈伏泉到湖南第一纱厂弹花部当工人。亲身的体验,使他更加看清了封建军阀政府和资本家的反动本质。他积极参加省劳工会组织的罢工斗争和游行示威。第一纱厂弹花部工人党员萧石月,是中共湘区委发展最早的党员之一。他在纱厂内发动工人成立“毅社”和工人俱乐部,学习革命理论,开展工人运动。受到共产主义启蒙教育的陈伏泉,很快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1922 年,他经萧石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纱厂放暑假,陈伏泉作为工人代表,向资本家提出暑假期间给工人“提红”(即照发工资)的要求,被纱厂出牌开除。根据党组织安排,他回到长沙县从事农运工作。

  1925 年冬,陈伏泉根据湖南区委的指示,回到家乡锦绣镇秘密建党和组建农民协会。他以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的身份到锦绣镇台田学校,白天,他检查指导校内国民党支部的工作,晚上又秘密召集学校的共产党员和进步教师开会,学习借鉴《广东农民协会章程》,讨论发展农协会员的办法,印制会员登记表。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他在锦绣镇发展了包括自己胞弟陈贻谷在内的 3 名共产党员,通过他们的深入串联发动,全镇农协会员迅速发展,先后建立起一批乡农民协会。与此同时,从 1925 年至 1926 年间广州农讲所回来的的郭屏藩、易子义、朱有富等人,也先后以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农运特派员的身份,深入到大贤、嵩山、龙喜、麓山、伏龙等乡镇,串联发动农民,建立起农民协会,全县农协会员很快发展到5000 余人。

农民协会印发的宣传资料。

  1926 年 7 月,北伐军挺进湖南,长沙县农民运动由秘密转向公开,进入大发展的阶段。在 7 月 26 日召开的长沙县农民协会第二次执委会上,陈伏泉被推选为新一任县农协委员长。陈伏泉奔走于各区、乡农协,发动乡村教师和学生,采取讲演、唱歌、演戏、办墙报、印传单、刷标语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农协宣传工作,推动全县农民运动入发展。长沙县亦成为全省农民运动中心。

  同年 11 月,中共长沙县委成立,全县各乡镇也相继成立区委或区党支部,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民运动的领导。12 月 2 日,国民党长沙县党部召开了第四次代表大会,陈伏泉继续当选为县党部执委。大会发表的宣言和决议,有力推动了全县农民运动的发展。到 1927 年 4 月第二次县农民代表大会召开时,全县区、乡农民协会已全部建立,共有区农民协会 18 个,乡农民协会 1200 多个,会员达到 20 余万人。

  红旗卷起农奴戟,在中共长沙县委的领导和陈伏泉及执委们的具体指导下,全县各级农民协会在积极支援北伐战争的同时,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斗争。长沙县成为全省农民运动开展得最好的县之一。1927 年 1 月,毛泽东视察湖南 5 省农民运动。在长沙县委驻地,陈伏泉见到了毛泽东,当他向毛泽东汇报长沙县霞凝乡正准备分田时,毛泽东高兴地说:“我们就是要抓住孙中山‘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去实现农民的要求。”在全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上,陈伏泉当选为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

  1927 年 5 月马日事变后,陈伏泉成为国民党反动派通缉的重要对象。但他临危不惧,将县农协的数十支长、短枪藏到城乡各地,潜回老家继续坚持斗争。8月,中共长沙县委恢复重建,陈伏泉被任命为县委委员。他昼伏夜出,走村串户,把共产党员和农协干部组织起来。还在春华山、石塘铺、黄花市、广生塘、回龙长岭等地张贴“杀尽土豪劣绅!”“农民运动万岁!”“农民自卫军万岁!”等标语,揭露敌人,号召农民兄弟坚持斗争。不久,他又领导锦绣镇农民复仇队打击了反攻倒算的土豪劣绅李月修等。

  12 月,长沙灰日暴动失败后,长沙城乡的白色恐怖更为严重,挨户团更加疯狂地进行反革命清乡。这时,陈伏泉又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他化名刘桂林,避居湘阴一个姓龙的朋友家中,以设塾馆教书为名,隐蔽了近半年。后因当地挨户团盘查渐严,只得仍潜回老家。他在自家屋后竹墈边挖了一个土洞,作为应急藏身之处,洞外面砌了一道矮墙,堆满柴草,极其隐蔽。他家独住冲尾,屋后山高林密,村口来人能及时发现,加上住在附近的农协骨干能常通风报信,当地挨户团多次前来搜查,他都迅速地转入洞中或避入密林而脱险。

  1930 年 7 月 27 日,红三军团攻克长沙。陈伏泉闻讯后,立即要大儿子文杰外出打听确消息。文杰在路口看到了由红三军团长彭德怀署名的布告,立即回家告诉父亲。陈伏泉听了欣喜万分,马上带着几名党员和农协会员到长沙城找红军。不料第二天拂晓,红三军团因国民党军向长沙合围,已向浏阳撤退,长沙城又陷敌手,陈伏泉来不及出城,只好暂避在小古道巷的妹妹陈巧云家。不幸,他的行踪被锦绣镇原都总杨卓夫的儿子杨应九(时国民党十六师师部军需处少尉办事员,解放后被镇压)侦知,并向第四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处报告。陈伏泉被捕后,被关押在第四路军总指挥部临时驻地小吴门中华大旅社。他知道敌人不会放过自己,决心唯死而已,任凭敌人酷刑逼供,始终横眉冷对,一言不发。

  1930 年 8 月 8 日,陈伏泉在小吴门外校场坪壮烈牺牲,时年 37 岁。他的英名,将永远镌刻在长沙县农民运动的史册上。

【作者:】 【编辑:吴家齐】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百年风华群英谱 百年风华群英谱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