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群英谱|罗碧珊:转战湘赣多壮志 一路碧血史千秋

  罗碧珊,1902年10月生,今长沙县金井镇人。他从小聪颖好学,多才多艺,尤以书法为佳,能两手握笔,挥洒自如,在乡间小有名气。

  1925年,他离家外出,参加国民革命军,在北伐军第六军混成旅任上士班长。次年,他回到家乡,投入叱咤风云的农民运动,在农民协会负责保卫工作,组织农民自卫军与土豪劣绅开展斗争。经过革命斗争的洗礼,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7月下旬,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从平江出发,攻打长沙。尊阳区地下党组织根据湘鄂赣边区特委的指示,迅速组织一支以共产党员和农运骨干为基础的农民赤卫队,由罗碧珊率领,配合红三军团作战。

  8月,地处长沙、浏阳、平江交界的尊阳区成立了区苏维埃政府,罗碧珊任赤卫委员兼赤卫大队长。赤卫大队辖4个中队,每个中队120人左右,武器以大刀、梭标为主,有长枪40枝、短枪数支。他率部出没于双江、金井一带,给地方反动武装“铲共义勇队”予以致命打击。“铲共义勇队”梁镇球、金保华部对观佳、范林的进攻,也均被他各个击破。

  1932年,退入平江苏区的赤卫大队编入县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队,罗碧珊任政委,同年转任湘鄂赣思村地区游击司令。1933年3月,成立平、浏、长三县游击大队,罗碧珊任书记兼大队长。负责湘鄂赣苏区保卫工作。

  1934年6月,湘鄂赣省委机关在龙门山陷入敌人重围。为掩护省委机关转移,罗碧珊率领400多人的游击大队,配合红十六军,在龙门山与数倍于已的敌人血战一整天,掩护省委机关转移。但是赤卫大队仅有5人突围,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在平江黄金洞,省委书记陈寿昌和省军区司令徐彦刚,充分肯定了罗碧珊和赤卫大队在保卫苏区中的贡献,同时任命他为湘鄂赣边区游击挺进队队长,要求他们深入敌后,牵制敌人主力,筹措资金,采购药品和食盐,粉碎敌人对苏区的封锁和“围剿”。

  罗碧珊临危受命,率领游击队潜入敌人重兵驻防的尊阳地区,昼伏夜出,时而全队出击,时而分组行动,声东击西,神出鬼没,枪毙恶霸地主,严惩土豪劣绅,袭击地方反动武装,使敌人疲于奔命,防不胜防。游击队的活动,使国民党反动当局十分恼火,急调十九师部分兵力前来“围剿”,从而牵制了敌人主力,减轻了苏区的压力。

  在挫败敌人的“围剿”后,罗碧珊和游击挺进队立即转入筹款购买食盐和药品。当时西山、凤形山一带旱情严重,田里禾苗干枯,贫苦农民户户缺粮,但劣绅余一和却囤积居奇,趁青黄不接故意抬高粮价,还短斤少两,从中牟取暴利。罗碧珊决定惩罚这个土豪,一来为贫苦农民出气,二来解决购买食盐和药品的资金。

  一天上午,游击队埋伏在余一和外出必经的路上,将他一举抓获。听说“罪该杀头”,余一和频频叩头求饶,表示愿意将家中的稻谷全部按时价卖给农民,并交300块银元作认罪款。筹到款后,罗碧珊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叔叔罗汉斌和附近的贫苦农民到远近各镇去购买;一方面派游击队员三三两两,化装成过路人,在清晨或中午“铲共”队员休息时,到药店购买少量的奎宁、仁丹、济众水等药品。在群众的帮助下,一个星期后,游击队终于弄到了100多斤食盐和药品。

  为了将食盐和药品安全送回苏区,经过侦察,罗碧珊命令队员将装食盐和药品的布袋捆绑在背上,利用河边的稻草和扮桶作掩护,在天黑后从隐蔽处渡过金井河。接着又昼伏夜行,专拣荆棘丛生的小路,避开敌人的重重岗哨,几天后,才历尽艰辛,到达唐河边的更鼓台。只要越过唐河,就可进入平江苏区。

  当天深夜,一片漆黑,当罗碧珊带领队员从山腰下来,准备通过一条沟渠接近唐河时,不幸被敌人察觉,罗碧珊当机立断,让队员把食盐和药品集中起来捆成3包,交给3个身强力壮的党员,令他们绕到后山下坡渡河,其余队员分两组从正面下山作掩护。此时,敌人已开始搜山,3个队员背起食盐和药品,飞快地向山后跑去。罗碧珊和掩护的队员将手榴弹投向敌群,然后从正面草丛中滑下山坡,向河边跑去,而且故意把动静弄得很大。战斗中,罗碧珊和担任掩护的队员们先后中弹,鲜血染红了通向唐河的小路。在他们的掩护下,3个队员终于潜过唐河,把食盐和药品送到苏区。

  在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战斗中,罗碧珊和他的战友们,用生命在长沙县人民的革命史上,写下了鲜红的一页。

【作者:】 【编辑:王嫔】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百年风华群英谱 百年风华群英谱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